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1頁/共2頁]
“皇上,不如調他去軍參議司?”張三正靈機一動,提出了公道化的建議。
李中易點點頭,笑著說:“拿下了洋州,後勤補給無憂矣!飯嘛,總要一口一口的去吃。”
李安國細心的想了想,說:“遵循攻洋州的步調和節拍,興元府一日可取。隻是,若想速取陽平關,就比較費事了。”
“那麼,依你之見,該如何速取陽平關呢?”李中易用心詰問。
“正青,苦不苦?”李中易笑眯眯的問李安國。
李中易看著李安國矗立的身姿,不由對勁的點了點頭,想當初,硬是把李安國送進了新兵大營,現在看來,這步棋完整走對了。
望著李安國遠去的背影,李中易笑著對張三正說:“這是一匹千裡駒,隻是,還需求好好的磨練。”
總參議的幾十個參議,都騎在頓時,跟隨於李中易的身後,以便隨時隨地聽候呼喚。
李安國想了好久,卻冇有說出有代價的定見。冇體例,他還年青,參軍的時候也不長,需求學習更多的軍事知識。
張三正心領神會的陪著笑容,說:“是啊,子午穀完整落入我軍之手,輜重無憂了。”
李中易笑著點頭,說:“不急,等他經曆過一些事兒以後,再調去參議司不遲。”
李中易在洋州逗留了三天。這三天內,除了充公州庫的銀錢和糧草以外,就是打土豪分地步了。
等李中易進駐城內,入住洋州刺史府之時,城內的零散戰役早就結束了。
但是,可惜的是,在場的統統人,全都驚得目瞪口呆,冇人曉得答案。
雄師出征在外,不但要吃飽飯,還要發下大量的賞錢,一個都不能少。
李中易的身邊,恰好擺著蜀地的軍用沙盤,張三正一邊聆聽,一邊在沙盤上尋覓著陽平關的位置。
“伐蜀之難,難在山勢險要。現在,洋州既下,興元府亦指日可取,獨一可慮的倒是陽平關。”李中易重新端起茶盞,闡發說,“陽平關,彆名白馬城、儘口城,始建於西漢。陽平關,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邊流派,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非常險要。進可攻,退可守……”
李中易點點頭,笑道:“倉促之間,難以搞到更多的船,這不怪你。朕曉得,你已經極力了。”
“啪!”李安國併攏兩腿,畢恭畢敬的行了捶胸軍禮,朗聲道,“回皇上的話,臣是甲士,以從命號令為本分,並不怕苦!”
等雄師再次上路以後,李中易翻身上馬,被眾侍衛簇擁著,走在步隊的正中間。
王處回派來鎮守興元府的是控鶴軍都批示使楊衝,楊衝傳聞洋州一天內就淪陷於北賊之手,不由大驚失容。
遵循老端方,李中易不管到那裡,總參議司的人就跟到那裡,此次也不例外。
“嗯,軍火倒冇啥,主如果糧倉和州庫。”李中易最體貼的就是糧食,其次是州庫裡的銀錢和絹帛。
漢中有“漢家發源地,中華聚寶盆”之佳譽,餬口在秦嶺南麓漢中盆地的“秦嶺四寶”朱鹮、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這四種珍稀植物,一向被譽為“漢中四寶”。
“稟皇上,偽蜀國之洋州刺史方振已經就擒,城內的糧倉、州庫和軍器庫,也都被我軍緊緊的把握住了。”李中易剛端起茶盞,張三正就來稟報了好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