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逍遙江山 - 1781章:流水雖小石必穿

1781章:流水雖小石必穿[第1頁/共3頁]

臣奉皇命,管理安南兩年已滿,業於客歲三月報竣。雲舍之思,時懸望眼;簡書之畏,未敢告勞。愁苦之日,親闈夢繞,定省雖爾,熱中去處,不得自專。日惟幾幸,綸俞渙發;旦暮覆命,以終所事。乃情勢火急,有不能一日留者,敢不為皇上控之。

奏為驚聞母病情急,吏部左侍郎楊崢乞聖慈推行孝思,容臣歸養以弘大化事。

臣生來最苦,少而喪父,賴母鞠育,以有本日。母今五十三歲,老矣。雁行寥落,既無兄弟之堪依;蘭砌孤萎,隻要稚兒之相傍。形影單隻,景象悲楚。臣昔於舍,晨夕菽水供歡,猶破苦楚之色。自臣奉河東之命,爾時具疏欲辭依養,厲色嚴諭,勉以大義。迨就道,姑媳煢煢,寒燈孤單;七齡黃口,膝下咿喔。時即善飯無恙,亦且不免遊子之悲矣。乃兩年彆離,音信杳然。

有了戰神帶頭,其他言官也不甘逞強,再一次上書彈劾,在他們看來,楊崢一而再,再而三的賴在朝廷不走恰是他這類幾次無恥小人實在麵龐的表現,彈劾到最後順帶也將內閣罵了幾句,說楊崢此等小人還能堂而皇之的留在朝堂之上,內閣有不成推辭的任務,一味的偏袒,秉公。

麵對如此的的進犯,不幸的楊大人既冇有辯駁,乃至連吭一聲都冇吭一下,而是一大早就來吏部上班了,一排安閒。

值得光榮的是,對於楊崢的乞退,天子一向冇承諾,不但冇承諾,還連番下聖旨痛斥言官了一番,聖旨上還說楊崢從官以來,誠誠心懇,為大明經心極力的辦事,先有漢王之亂,後有安定安南之功,現在卻無辜蒙受彈劾,實在不該該!這一番對其信賴與正視的言語不說倒也罷了,誰知這一說,頓時引發了言官的不滿,若楊崢是忠臣,是乾吏,那他們是甚麼,是奸臣,是庸吏麼?這等質疑,更加激憤了以天下為己任言官心頭的肝火,在他們看來,費事半個月的彈劾,楊崢這等無恥小人,不但冇有遭到應有的獎懲,反而更加獲得天子的信賴,這是徹完整底地在打言官的臉,對於這個成果,氣憤的言官們以為,這是楊崢奸滑的最好提示,為了大明吏治腐敗,相互將此人趕走方可還大明一片朗朗全坤。

這類場麵持續了第三日,纔有所竄改,傳聞,這一日楊侍郎還是冇遲誤公公事,隻是在公事之餘,給本身寫了一份奏摺,不是自辯,而是要哀告老回籍,雖說有些不測,但言官還是感覺服從明顯,因為恰是他們不懈的儘力,不依不饒的彈劾,才讓大奸臣楊崢,撕下了偽善的麵龐……不得不要哀告老回籍。

但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分言官還是不為所動,特彆是南京的禦史,給事中,他們在南京沉寂了多年,差未幾都要終老南京了,天不幸見,讓他們等來了這麼一場盛宴,豈可等閒罷休,並且這兩年楊侍郎的名聲太響,若能將他彈劾免除官職,退隱山林,不說青史留名,如何說也是奇功一件,功名利祿,繁華繁華,全在內裡了,哪能因一篇告老文章,就等閒放棄了,再者南京不比都城,冇了這一個,另有下一個,本日不可,明日再來,他們的下一個,明日不知何年何月,彈劾楊崢就是他們跳出南京的拯救稻草,必須緊緊抓住,不成等閒罷休,能夠說本年南京的言官,也大明立國以來,表示最為主動的一次,足以名看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