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辛亥之鋼鐵基地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

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3頁/共3頁]

值得一提的是,大戰中一國的潛力表現在多個方麵,英國能夠保持四年、八年的戰役而不崩潰,底子在於其天下第一的戰役潛力。非洲、美洲、亞洲的殖民地可覺得英國供應源源不竭的戰役物質,隻要後勤運輸線冇有被堵截,英國人便能夠悠長的對峙下去,這是德國冇法媲美的。

薩拉熱窩事件後政治角力持續了很短的時候,局勢向著戰役的方向快速邁進,終究在1910年1月17日,奧匈帝國宣佈對塞爾維亞宣戰,18日德意誌帝國實施盟友的任務,向塞爾維亞宣戰,保加利亞對塞爾維亞宣戰,塞爾維亞也同時向三國宣戰。(未完待續。)

比如奧匈帝國陸軍隻具有坦克320輛,飛機130架,在新式兵器革射中落鄙人風,與德法等國不在同一程度線上,比沙俄也要少很多。

來自華國的高產糧種、化肥產業支撐和上百萬專業農夫,讓德國糧食產量超越原時空同期兩倍多。德國公眾和兵士能夠有充沛的土豆充饑,德國也能夠大大延緩實施食品配給製的時候。當然,這些冇法袒護德國資本不敷的窘境,海上運輸線路仍舊被英國人把持,德國獲得內部資本的渠道很少,石油等計謀資本被列入重點目標。

英國陸軍更加不堪,為了博得海上武備比賽,英國將大部分資本投入到水兵和造船廠上,本土動員的陸軍數量隻要三個個人軍,不到二十萬人,並且設備不全,相稱首要的坦克嚴峻貧乏。一旦戰役發作,英國很難在短時候內將大量軍隊擺設到法國、比利時等境內,更彆說抵擋德國陸軍的打擊。是以在1910年6月前,隻能由法國人和比利時人麵對德國的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