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困局[第1頁/共5頁]
固然生了爐火,顏素仍然感覺陣陣寒意透過門窗的裂縫向她襲來。她放動手中針線,向略顯暗淡的火爐裡添炭。鐵鉗剛觸到爐灰,她便覺出幾分非常,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心有所悟,將爐灰完整扒開,公然暴露了兩枚雞子大小的芋頭。
顏素的才情、見地宮中大家稱道,她既然陪侍淑妃,規勸淑妃的去處便是她分內之事。皇後的表示顏素當然看得明白,可她本身也是有苦說不出。徐淑妃固然肚中無甚墨水,人卻很機警,早些年乃至不時有妙語閃現。顏素不信她看不出皇後的意義。但她如果故意裝傻,提示了又有甚麼用?
顏素並不感覺他的玩話好笑,瞪了他一眼後緊跟著徐九英進了殿內。陳守逸有些無趣,摸了摸鼻子,也跟了出去,趁便還讓四周的宮人都躲避了。
颳了一晚北風,淩晨窗外已是茫茫一片。地上積雪尺餘,屋頂也被一層瓊白覆蓋,與簷下張掛著的素幡融在一起,幾近看不出彆離。天井中的枯樹被雪壓得微微曲折,在冷風裡不住地顫抖。
團黃笑吟吟地向徐九英行了禮。
“差點忘了,”陳守逸慢吞吞地拍了下腦袋,“趙王在席上對諸公說太子年幼,易受母親影響。而太子生母不但出身寒微、胸無點墨,名聲還非常的不好聽,今後定會教壞太子。為了國朝社稷,趙王發起師法漢武故事。”
“你才吃錯了東西!”徐九英回了一句,氣乎乎地回身進殿。
趙王那邊方纔密議殺母立子,皇後這邊就來接人,他們兩人八成通過氣了,顏素如此作想。她悄悄擔憂,怕徐九英沉不住氣,先惹上費事。
徐九英昂首,一個年青寺人不知甚麼時候進了屋,依在門邊歪著頭含笑打量她,恰是奉侍她的中人陳守逸。
不能怪她發怒。因為很不巧,當今太子的生母恰是她徐九英。
彷彿還嫌她不敷心煩,陳守逸又含笑添了一句:“你大禍臨頭了。”
話音未落,徐九英手裡的梳子便飛了出去。鑲滿螺鈿的玳瑁梳在半空中劃出一道圓弧,先砸在牆角,接著狠狠彈回到地上,斷成了兩半。
因為震驚於徐九英的渙散儀態,當時的顏素並冇成心識到麵前這個女人會竄改她平生的軌跡。
“是嗎?我如何冇看出來?”徐九賢明顯不感覺有甚麼不當,漫不經心腸答了一句,在爐邊坐下。
比起顏素,陳守逸的反應則直接很多。團黃一走他就不客氣地問:“淑妃明天莫不是吃錯了東西?”
她轉向顏素,公然顏素皺起了眉頭,半晌後才向她解釋,所謂漢武故事便是漢武帝為立季子弗陵而殺其母鉤弋夫人之事。
徐九英點頭:“你當我看不出來?她是對趙王的發起動了心。那位一貫算得精。青翟年紀還小,她現在撤除我,把他抱去養著,時候長了,還怕養不出豪情來?將來他長大了,天然會好好奉侍她這嫡母。”
出聲的恰是淑妃徐九英。顏素轉頭,就見她正翻著白眼站在本身身後。
陳守逸瞥見她的目光,咧了咧嘴,安撫道:“回完話我就去換衣。”
夜裡變了氣候。
初識得徐九英時,她還是大行天子的秀士,現在倒是徐淑妃了,頓時就會成為徐太妃。若她福緣再深厚些,將來也有能夠是徐太後。而徐九英本年不過二十五歲。如許的年紀,不管是太妃還是太後都未免過於年青,何況她的麵貌還未有半分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