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定計[第1頁/共3頁]
太後很有讚成之色:“你這話說得不錯。竇懷仙這些年頗立了些功績,很瞧不起仰仗家屬之力當上神策中尉的餘維揚,經常出言諷刺。餘維揚則感覺竇懷仙不過是個有些運氣的農家漢,又一心奉迎先帝,才氣居於高位,私底下也一向對他不平。據我所知,他曾經摸索過樞密使,企圖邀他們合力打壓竇懷仙。我想就算我們不脫手,他們遲早也會兵戎相見。我有掌控勸餘維揚插手我們。不過神策軍畢竟是不成或缺的力量,兩方大打脫手,對朝廷老是倒黴。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彆動用餘維揚的兵馬。”
東平王摸著下巴想了一會兒,說道:“高位的寺人中可有殿下信得過的人?”
“現在我們最大的顧慮是竇懷仙手上的兵權,”太後續道,“前幾代先皇,也有人試過消弭寺人擅權之患,卻因風聲泄漏,被他們挾兵反攻。不但未能競功,本身反受其害。為免重蹈覆轍,我們得有一個周到的打算。”
等人都退下了,太後纔開口:“關於竇懷仙,我和令尊已達成分歧。事成以後,護軍中尉我來選定,但是都知兵馬使會由令尊保舉。”
“不過甚麼?”太後問。
趙王也不推卻:“如此就勞煩太後了。”
隻聽一聲輕響,宮女翻開了通往閣房的門,又捲起了門前的垂簾。接著,趙王和太後一前一後走了出來。東平王見二人現身,忙用手覆在本身的酒盞上,讓宮女不必再為他斟酒。然後他整了整衣衫,大步迎了上去。太後和趙王的神采都很平和,看來並冇有起牴觸。東平王暗鬆一口氣,向兩人躬身見禮。
東平王立即便知,這陳進興必然是太後親信,也多數就是她屬意的神策中尉人選,因此笑著道:“如許說來,陳院使倒確是合適的人選。不過……”
太後不與趙王籌議,反而隻向他問計,以趙王的性子,曉得以後怕是會有些設法。
就在宮女為他取來第二壺酒時,裡屋終究有了動靜。
大塊晶冰砥礪出的亭台樓閣立在大殿正中,絲絲向外滲著寒氣。不遠處的食案上擺放著一個大銀盤。盤內新奇生果堆疊如山,外皮上還殘留著自井中帶出的水珠。兩名身著輕紗衣裙的宮女手執長柄團扇,不疾不徐地扇著風。隔著冰台吹來的風,帶著嗖嗖的涼意,沁入民氣脾之間,遣散了連日的暑氣。又有一名麵龐姣好的宮女,提著酒壺,向銀盞中注入虎魄色的酒液。
“酒醒了嗎?要不要讓他們再送一碗來?”太後的聲聲響起。
東平王點頭:“樞密使常與護軍中尉爭權,且中尉之職出缺,也常由樞密使遞補。他們出麵,還是會打草驚蛇。”
被逼著灌了一大碗醒酒湯,東平王臉都皺成了一團。他從宮女手中接過絞好的絲巾,在臉上捂了好一會兒,才感覺不那麼難受了。
聽這意義,他們是談成了。東平王完整放下心來。
他瞟了一眼太後,彷彿瞥見太後唇邊模糊的笑容一閃而過。
從宣徽使一躍成為神策中尉,但是破格汲引了,恐怕會有人不平。但東平王考慮半晌,畢竟感覺不宜在這件事上令太後不悅,因而搖點頭趕走了腦中的疑慮,又笑著道:“冇甚麼。殿下都這麼說了,想必是極安妥的人選。”
“除此以外,還須給竇懷仙羅織罪名,”東平王又道,“他惡名昭彰,部下的人也不好跟著鼓譟,也就不會有甚麼變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