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源[第2頁/共2頁]
“不錯。我固然也略懂些符籙咒語,但大抵上是全真道一派的。”陸伯陽承認。
陸伯陽倒也誨人不倦,耐住性子:“所謂符籙,就是以畫符唸咒的體例來驅鬼降妖,祈福禳災。最早發源於東漢張陵張道祖的五鬥米道,厥後三國初張角的承平道,乃至東晉時的靈寶派和上清派,都是以符籙為主的道家。到了宋朝,約莫在宋理宗的時候……”
“可他如何會到那裡來?我是說他如何會來見我這麼個小人物呢?”秦路百思不得其解。
“哦?如何猜?”秦路疑問。
“是的。”陸伯陽點點頭。
“你還冇有答覆我的題目。”陸伯陽說。
“是誰傳與你的墨跡?”陸伯陽問。
“墨跡?甚麼墨跡?哦!”秦路恍然大悟,“你是說我胳膊上的這個標記嗎?”秦路抬起左臂。“這個標記叫做墨跡嗎?”
“初級墨者?若子?”秦路問。
“敢問道長高姓大名?”秦路考慮半天詞語問道。
“不錯。這是一首詩,也是一句警言。意義是說修行的人事無大小都要有始有終,不要變來變去。隻成心誌果斷才氣夠獲得深遠的聰明。而聰明的人要心中聰明卻並不表示在外邊。”陸伯陽略微為秦路解釋道。
“全真祖師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道家的《品德經》,佛家的《般若波羅密心經》和儒家的《孝經》都是全真羽士必必要學習的課程。以是全真羽士一向以來相容幷蓄,瀏覽遍及。”
“全真道的來龍去脈又是如何?”秦路對於汗青故事更感興趣。
但是,“墨家?巨擘?”秦路卻更加不懂了。
“但是你既然是道家,又如何和墨家扯上乾係了呢?”秦路問。
“王重陽?全真七子?我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見過,汗青上還真有其人啊。”秦路衝動地說。
“你的墨跡,是誰傳於你的?”
“從你帶的那幾本書上猜”陸伯陽說,“你昏倒的時候,我查抄過你帶的東西。《太乙符咒》、《六壬兵符》,那位道長想必是正一道傳人吧。《撼龍經正》,哼哼,楊筠鬆。”陸伯陽的口中透暴露些許的不屑,“恐怕是江西龍虎宗的羽士。”
“丹鼎又稱金丹,說的淺顯一點就是煉製靈藥。”陸道長解釋道,“靈藥又被分為外丹和內丹。外丹是指用爐鼎燒鍊金石,配製成藥餌,做生長生不死的金丹。也就是常見的由爐火煉製的靈藥,而內丹說白了就是氣。修煉時以身材為爐,精氣為藥。運轉大小週天,采六合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修性養命,抱衝守需,天人合一。”
“傳聞倒是傳聞過,但是我不曉得墨家到底是個甚麼?”秦路怯怯地答覆。
“甚麼是丹鼎?”
“墨家就更加說來話長了”……
“甚麼道長?”陸伯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