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逆行[第1頁/共3頁]
慌亂中,我趕快想再搭上去,這麼一抬手,我就感受指尖像是蹭到了一個甚麼東西,詳細也描述不出來,不過,必定不是個硬物。這下我是完整摸不著腦筋了,秦一恒不緊不慢地帶我去哪兒啊?想著我就又摸乾脆地伸手向外拍了一下,但是我甚麼也冇有摸到。
三期這邊的確是荒無火食,我們走了很遠纔打到一輛出租車,比及折騰回起點,上了本身的車,已經是上午快十點了。我困得不可,本來秦一恒還說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被我回絕了,直接就讓他把我送回賓館。誰知上了床我反而睡不著,腦袋裡想著的滿是方纔經曆的事。我心說,之前宗祠裡的阿誰時候和座標,看架式就是在說昨早晨這檔子事,可又是誰寫下的呢?我們跟了一起,也冇見有其彆人啊,莫非就是抬棺材的這批人寫的?可他們為甚麼要把這些寫出來呢?
本來我已經放棄掙紮了,這麼走下去,估計就直接到閻王殿了。俄然,秦一恒“哎喲”了一聲,就在他這聲落下的工夫,身邊的黑影全數消逝了,就連我肩膀上的手也跟著一起感受不到了。
我昂首看了一眼,太陽倒還冇見著,但天空已經暴露些魚肚白了。
兩小我忙活了一個徹夜,都累得腰痠背痛,在原地歇了好一會兒,我倆才勉強站起家返程。秦一恒一起走一起清嗓子吐唾沫,我遞水給他,他還是不接,問起啟事,他才奉告我,之前他嘴裡叼著的“鹽蠟”可不是平常的蠟燭。
天已經亮了,我的心也完整安靜下來,點了根菸,這才俄然想起,剛纔有手搭我肩膀,我從速跟秦一恒彙報了一下。秦一恒搖點頭說並無大礙,人身上有三把火,這是很多人都曉得的,肩膀上就有兩把,估計是那些東西中有特彆戀生的,趁機想上我的身,所幸天亮得及時,歸去曬曬太陽就冇事了。
“這喪盆子又叫陰陽盆,就是搭靈棚守靈的時候用來燒紙錢的,出殯前要宗子或是長孫摔碎。在官方風俗裡,這代表著死者的鍋,摔得越碎死者越輕易照顧,到了陽間那頭持續用鍋開仗餬口。不過,方術中倒有一說,說這是死者用來收家人燒送的陰錢的物件,說白了就跟自家的郵箱差未幾。這如果摔不碎的話,不但陽間的阿誰死者今後斷了香火,陽間的家人也要有飛來橫禍、血光之災。以是,這類喪盆子都是用陶器或者是瓦器來製作,因為這兩種質料易碎,怕的就是到時候一個失手打不碎,肇事上身。
我正籌算再捏一下,肩膀上又被一個東西撞了一下。這下比上一次撞的力量還大,撞得我生疼,被撞的胳膊一下就從秦一恒肩膀上滑了下來。
所謂“鹽蠟”,並不是用鹽水或是鹽粒浸泡過的蠟燭,而是製作的時候在內裡摻了牛的精液。蠟燭製成以後,表麵與淺顯的白蠟毫無二致,獨一的辯白體例就是用舌尖悄悄地碰一下,懂行的人能感受出蠟燭有一股淡淡的鹹味,以是才稱為“鹽蠟”。這“鹽蠟”有驅邪避鬼的服從,古時候很多玄學方士出遠門的時候都會隨身帶上一根,為的就是萬一過夜荒山野廟或是義莊,也算是有一個防身與照明通用的東西。蠟燭在當代也算得上是豪侈品,凡是老百姓家裡底子點不起,而這類“鹽蠟”更不消說,很多方士一輩子隨身照顧的“鹽蠟”,到死也冇捨得用過。他這根就是早前的人留下來的,冇想到明天竟然派上了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