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然公子威名,早已在京都如雷貫耳[第2頁/共2頁]
此情此景,實因當今皇室威勢漸弱,號令難出中心,法律難抵邊陲,在四大世家的擠壓下,人才流失嚴峻。現在朝廷對外來才子之渴求,已達亟需之境。凡宣稱參與科舉的青年,皆能獲得軍士恭敬,免受龐大查驗。
賣力登記的錄事筆吏天然冇法記著每位考生樣貌,為製止冒名頂替,每位考生肖像均會被記實在案,待測驗時查對,一旦發明不符,將打消測驗資格。
“何故他這般資質,不去各宗門引領新一代,卻投身科舉?”
但是,立國千年,科舉軌製因循至今,尚未有人能同時奪魁文武雙榜。最靠近此成績者,乃百年前那位榮膺武狀元,並摘得理科榜眼桂冠的傅子淵。世人尊其為神啟史上第一奇才,現在擔負太學府府丞,修為深不成測,傳聞起碼已達修皇境。
前來科舉的各地英傑,或是無緣宗門學習,或是雖入四大宗門卻資質平平,難以嶄露頭角。因而他們留意於中州科舉,希冀獲得皇室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