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大唐遺魂[第1頁/共5頁]
楊貴妃口中的“三郎”,便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乃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當世之時,天下唯有楊貴妃一人能夠如此稱呼天子,可見這楊貴妃恩寵至極。
聽到這裡,我自是渾身一顫,而楊鎮長伉儷更是一個趔趄:楊莉,一個當代人,竟然是這千年鬼婦的第四十六代玄孫!
“楊貴妃,楊玉環……”楊鎮長愣在原地,早已形神癡然,“我楊家,是楊貴妃的先人?不對啊,我們的族譜,上至唐朝年間,我們都是‘楊道婆’的先人,楊道婆,真名叫‘楊台珍’,冇見的說是楊貴妃嘛,再說,看了那麼多電視、小說另有川劇,哪個不曉得,楊貴妃在馬嵬坡被唐明皇的部下給勒死了,我們咋個能夠是楊貴妃的先人呢?”
既然,這楊莉本是已死之身,乃是被楊貴妃托命而殘喘,則申明,她的氣數實已滅亡,幸虧,我身邊另有燕師叔贈與我的幾粒“九命丹”,便也是道家所謂的“還魂丹”,無恙無疾無痛而將死之人,服上一顆,挽回他一年半載陽壽不在話下。元陽儘失、斷氣暴亡之人,服下此丸,有百分之六十的機遇能再醒來。而對於楊莉此前的景象,服下本丸,三日以內,便可再生。
楊國忠身後,唐玄宗下旨當即進步,但禁衛軍仍不肯從命,說最底子的禍害乃是楊貴妃,她不死,大唐終將遺患無窮。唐玄宗在萬般無法之下,以衣袖遮臉,揮手讓人將楊貴妃帶走,楊貴妃自知不免一死,下跪要求儲存全屍,玄宗便命大寺人高力士以三尺白綾縊死楊貴妃。
我如此一說,合座之人竟是一陣嘩然,特彆是楊天驄:“方先生,如何,這幽靈乃是楊貴妃?!你冇搞錯吧?”
楊鎮長一陣顫抖,瞠目結舌了半天,蹦出幾個字來:“你、你真是咱楊家老、老、老祖宗?”
我點點頭道:“不管是野史彆史,都載一千三百年前,安祿山、史思明起兵逆反大唐,你隨玄宗天子倉惶出逃京師長安,逃亡蜀中,路過馬嵬驛時,禁軍叛變,禁軍主帥陳玄禮以軍士不滿為名。殺了你兄長楊國忠,並逼迫玄宗賜你三尺白綾,讓你自縊,史載你便是死於馬嵬坡。但現在看來,娘娘你明顯是逃過了這一存亡之劫!後代天然也有諸多彆史傳奇,說你被神仙救走,說你金蟬脫殼,然後便有說你削髮爲尼,也有說你東渡扶桑。後代傳言天花亂墜,到底這一千古之謎究是如何,還請娘娘為我等後代之人解開玄機。”
“年青人,你有手腕,有眼識,能瞧出來我寄附在我四十六代玄孫女身上!”那楊莉現在緩緩一掃視屋內之人,最後又盯著我,“我曉得你能驅鬼辟邪,但是,我這可不是在害人,這小女乃是我四十六代玄孫,我豈會侵犯於她,我這是在托她命體,讓她另有一息生脈能活下去,不然,以她身中之劇毒,這時候早便去見閻王了!”
我一看時候,心知也不能再行擔擱,當即從手提箱裡取出當時何五贈於我的“神龍避毒丹”,對楊莉說道:“貴妃娘娘,現在,我恰是來從閻王手中奪她返來,楊莉有七十有八之壽,當是射中有此一劫,但卻命不該死,現在,我喂服她一粒解毒丹丸,化掉她滿身劇毒,然後,待她脈息有應之際,我還會再喂服她一粒‘九命丹’,以後,我料她三日以內便會醒來,今後再如凡人普通,自有生老病死,再添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