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裝備與軍力[第1頁/共3頁]
在這個不敷1萬人便稱之為一個軍的年代、在不敷8萬的北伐軍便可打敗各路軍閥的年代,暢鵬卻不想隨便動用。
守備四師駐紮浦北,師長鄭啟明
中原P89式60毫米迫擊炮,作為典範的輕型連屬迫擊炮,由單兵攜行,用於山地和叢林作戰,可配置到連排。P89式60毫米迫擊炮具有質量輕、初速高、射程遠、操縱利用便利等長處,是天下上遍及公認的名炮。
特種作戰中隊230人:正副中隊長2名,後勤小隊38人,5個作戰小隊。
北伐戰役階段也就是目前階段,西海灣的兵器和後勤設備為:
西海灣標準型偷襲衝鋒槍,被定名為‘突擊衝鋒槍’:它既是芬蘭M1931式索米衝鋒槍。
步兵排62人:正副排長2人,含4個步兵班、1個火力援助班。
兵器設備的事件安插結束,暢鵬直接下達了體例的號令,西海灣武裝軍隊設置為:
仿德式MP38式改進型衝鋒槍
那本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暢鵬所圖謀和培養、不管是計謀戰術和西海灣兵力亦毫不對等!
他話音一轉,遂對一眾軍方與諜報機構的頭頭們說道:
蘇芬戰役期間,芬蘭軍隊用有限數量的索米衝鋒槍在防備作戰和叢林、山地遊擊戰中給了蘇軍沉重打擊。使得斯大林對兵器設想者收回“超出芬蘭索米衝鋒槍”的最高唆使,由此可見索米衝鋒槍的機能。
步兵連316人:正副連長2人、勤務兵和通訊兵4人,含3個步兵排、一個機炮排、1個援助排。
從暢鵬給守備軍各師製定的大抵例裡,能看出他要對於的就是倭寇的師團,以排對它的小隊、以連對它的中隊、以營對它的大隊、以團對它的聯隊、以師對它的師團。
衛戍師19952人:正副師長2人、師部316人(含正副參謀長及文職職員)、保鑣連316人、後勤處632人、野戰病院316人,含3個步兵團、一個炮團、1個彌補團。
西海灣武裝軍隊司令王暢鵬,直轄特區軍統局;
60迫擊炮最小射程145米、最大射程2700米,射速30發/分,身管長830毫米,炮重14.3公斤,炮彈重1.33公斤,有效殺傷半徑12.9米;82毫米迫擊炮最大射程5900米,殺傷半徑20米。
不會有人對這個設備和裝備有定見,在坐者都曉得西海灣具有更先進、更強大的兵器,但大家都明白樹大招風的事理,而在這個太多的軍閥軍隊,多數不能包管人手一槍,西海灣軍隊卻已人手製式兵器之時,單兵小我還能裝備一支自脫手槍或可單連發的毛瑟手槍。
2、通例戰備軍隊
仿德改進型50毫米擲彈筒
索米衝鋒槍射擊精準,最遠射距能達500米,它保險耐用,可滿足左、右手通用射擊;全長87厘米,空重4.6公斤,利用9毫米手槍彈,供彈20、50發彈匣或70發彈鼓,射速900發/分鐘,有效射程200-300米。
仿德式1898式毛瑟步槍
山地師駐紮下龍潭,師長張春水
戰役小組6人:火力手2名,偷襲手、斥候、爆破員、通訊及醫務各1名(組長在組員中任命)。
特種作戰旅駐紮下龍潭,旅長蘇小明
3、非常規戰役軍隊
特區軍情處,處長韋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