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故事 - 第15章 宗教文化研究
翻页 夜间

第15章 宗教文化研究[第1頁/共3頁]

而後此書一版再版,成了一本杭州旅遊文明特彆脫銷的書。

清朝,靈隱寺再次昌隆起來,至康熙年間,清帝親臨寺院題寫匾額。厥後寺院幾經盛衰。

八十年代初期,杭州旅遊規複時候不長,很多導遊方纔出道,之前的講義上冇有先容,很難將寺院中每位菩薩的故事說出個以是然。林就分歧了,博覽群書,將每位菩薩的來龍去脈,寫得一清二楚。此書內容豐富,思路清楚,詳略恰當,寺院生長汗青與佛教文明互為融會,表現了這座江南名刹的特性。

不由問道:“同一本書,同一個作者,為甚麼在不長的時候內要出版二次?(注2)

林解釋說,杭州玄門協會雖說一九五0年初就籌辦了,但是,一向到一九八四年才正式建立。二000年初,玄門協會的一名道長找到了我,但願我寫一本先容本隧玄門的書。

林的書就分歧了,旁征博引,深切淺出,論述了了,圖文並茂,詩文相映,深得讀者歡迎。次年(2004)第二次印刷時,一次便是一萬一千餘冊。

一九八八年,林正秋撰寫了《浙江經濟文明史研討》,此中列了一個章節,題為“杭州靈隱寺與菩薩簡述”,此文三萬多字,梳理了靈隱寺的汗青沿革,並按靈隱寺入門開端的挨次,順次先容了寺院中各個菩薩的來源。

編撰《古刹靈隱》

未料,此書一經麵世,大受歡迎。每天靈隱寺的香客、旅客流量龐大,大師都但願體味這所江南古刹的汗青與相乾的佛教文明,而導遊隻是浮光掠影的先容。

林聽了,很不高興,他想,本身化費了三年時候在圖書館查閱了無數數據,化了多少心血,能用錢就能買獲得嗎?

在天下範圍內,此書該當作為研討處所玄門的開山之作。

新中國建立後,當局出資修複,麵孔煥然一新,重整江南名刹古風。

玄門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文明,傳播甚廣,已經有二千多年汗青了。

注2,《杭州玄門史稿》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杭州玄門史》中國科教出版社(2011年版)。

到了二00八年,《杭州玄門史》列入“杭州汗青文明研討叢書”,由“杭州哲學社科打算重點課題”立項,出版經費由國度承擔,在中國社科出版社正式出版。

不料,比及筆墨清樣出校時,環境有了竄改。出版社提出,要林本身賣力發賣三千冊才氣出版,不然難於成書。由此,此書稿子被束之高閣達十八年之久。

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玄門寺觀,杭州玄門宮觀在天下玄門史上占有首要職位,特彆是宋室南渡,杭州成為都城今後,玄門風行相稱富強。由宗教激發的朝聖之旅高潮,成為杭州的首要特性之一。南宋定都城於臨安,杭州遂成天下玄門中間,在天下具有相稱影響力。

嘉泰四年(1204),淨慈寺失火,燒燬後重修中,濟公去嚴陵山募緣木料,助建大殿,遂成禪宗四十祖世。一九八七年,虎跑寺內濟公殿、濟公塔院修複,今見到的濟公浮雕像,兩旁繪有濟公“裝瘋戲檜(秦檜)”、“濟公鬥蟋蟀”、“古木運井”,與飛來峰傳奇等故事內容的出處,均出自林的考據。

重點寫了南宋期間,因為當時十大皇家道觀的建立與官方道觀的生長,杭州遂成天下玄門中間,這個史實。

同年,浙江群眾出版社傳聞林正秋對佛教與靈隱寺汗青有研討,特彆聘請他編寫《古刹靈隱》一書,先容靈隱寺的佛教文明,靈隱寺作為杭州首要景點,這是共同旅遊的一本提高性讀物。林正秋為此特彆寫了八萬多字的書稿,當時髦未有先容宗教文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