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帝心 (500票加更)[第1頁/共3頁]
“元帥過謙了。”
餘大人是個急性子,想到就做,他給了‘交趾郡王’李德政兩萬貫現鈔,約他領兵到邕州彙合,同時還供應出境以後的糧草……
“信賴卿家也清楚,比起隋唐前朝,我宋朝的官吏可稱廉潔,百姓餬口亦算得上稱心,像唐朝那樣的贓官貪吏,在本朝幾近絕跡,朕已經不能要求更多了。”狄青又複述道:“大禹治水,曰‘堵不如疏’,治國也是一樣,隻要官員們有不滿存在,就算寡人堵住這個洞穴,他們也會從彆處去挖洞。現在,他們吃得是軍隊,吃得是寡人,總要有些顧忌。如果他們換一種體例,直接從老百姓身上撈錢,吃相不知要丟臉多少倍,風險也不知要大出多少倍。”
“你已經不是戴罪之身了。”狄青笑著遞出一份手令:“這是本日下發飭令的底本。”
“嗬嗬……”陳希亮笑笑道:“元帥乃是全軍統帥,希亮還是戴罪之身,如此折節下交,實在讓希亮受寵若驚。”
‘也隻要如許的父子,纔敢做出那等捅破半邊天的事情。’狄青不由悄悄讚歎。下一刻,方淺笑道:“某此番得覺得國出戰,還很多謝賢喬梓。”
現在,兩湖兩廣的軍政大事,皆由狄青一人獨裁,任何人冇法掣肘,荊湖南路提刑司隻好乖乖放人。
說完以後,狄青長舒口氣,再看那陳希亮時,已經是淚流滿麵,銘感五內了:“微臣何德何能,竟能得官家披肝瀝膽,諄諄而教?若還不能體味官家的苦心,豈與頑石彆無二致?”
“不要拘束。”狄青看看陳希亮,笑道:“某是與你好生說話,不是聽讚歌的。”
狄青又望向陳恪道:“如許一來,少年豪傑千裡救父的嘉話,怕是冇法世人周知了,你想要甚麼賠償?”
“啊……”陳家父子大張著嘴巴。
跟著狄詠來到中軍帳,隻見一個頭束玄色幘巾,穿半舊玄色蜀錦戰袍腰、束獅吞口腰帶,身長肩闊、劍眉朗目、渾身瀰漫著陽剛之美的中年將軍,站在帥案前,朝他們淺笑。
“官家說:‘有陳希亮如許樸重的大臣,是國度的福分。隻是寡人要讓他絕望了。”狄青板著臉,一字一字的複述道:“你身上背的軍需案,與嶺南文武的貪腐案是連環案,查明軍需案,就必定會牽涉出貪腐案,查貪腐案,則會牽涉到朝中的百官的好處,這對你父子是致命的,對寡人來講,也是一樣。”
“官家……”陳希亮愣住了。
“陳知縣能夠覺著委曲。”狄青正色道:“但這是官家的安排。”
狄詠辭職出去,親身帶親兵守好帥帳。
“混鬨……”陳希亮嗬叱道:“餘文帥德高望重,就算一時不睬會爹爹的案子,也是從大局考慮……”
這意味著甚麼?就連陳恪都明白,這意味著那些越南鬼子,能夠名正言順進入大宋國境燒殺劫掠!還他媽是公費的!
“臣聆聽聖訓。”陳希亮躬身道。
“元帥折殺我父子。”
帥帳中,狄青打量著劈麵的父子倆。隻見經曆過監獄之災,陳希亮身材肥胖,臉也有些浮腫,但他眉棱矗立,挺鼻凹目,一雙眼睛澈如秋水,端的是不怒自威、令人起敬。陳恪侍立在其父身後,身材高大、器宇軒昂,端的是虎父無犬子。
固然有很大啟事,是在境熟行軍、供應便利,但大宋軍隊的後勤保障,還是讓人刮目相看。陳恪縱向比較一下,從供應的營養和熱量上,跟他後代從戎時的野戰口糧,冇甚麼辨彆,並且一樣的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