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中間有餘地[第1頁/共4頁]
他一遞,門房一接,這簡樸流利的行動一閃而過,而那份手書下悄無聲氣地多了一張銀票。
待方梁走後,那門房神采頓變,從鼻子裡哼聲一笑,抽出那張銀票,嘴裡輕浮地嘀咕:“哼,處所縣官?七品朝官?有甚麼用?冇傳聞過‘廨有十年吏,堂無百日官’的嗎?你本日是大官,明日還不知會被踢到哪兒去呢?這政事堂都換了多少撥人了,不還是我這一個門房嘛?我還就在這兒鐺鐺我的門房,收收我的銀子,樂得安閒……”
“大人……你……進嗎?”政事堂的門房保衛都為他焦急了,忍不住問了他一句。
方梁與他目光相錯一眼,拍拍他的肩道:“很好,很好,你小子很有前程,好好乾,冇準今後能混個處所縣官或七品朝官鐺鐺……”
提及悲傷事,秦詠年撫須長歎不已:“誒……方侍郎真是故意了……”
方梁都被惹笑了,竟深覺得然,揣著袖子,叨唸著:“哈哈……禦史大夫乾著丞相的活……妙啊,太妙了……”笑著他彌補了句,跟那門房低調子侃道:“你們也彆急了,加值應當也快了……”
那門房一臉怠倦,指指天,“大人你瞧這時候,我們快散值了,我們可不像禦史台,政事堂不加值的……”
又吃了一會兒,說了一些閒話,秦詠年彷彿有些醉了,雙眼眯了起來,擱下筷子,伸手入袖中顫顫巍巍地掏著甚麼,“對了,方侍郎,老夫看到了你前幾日上的條陳,有些疑問……”
對於公事,他一向以來都是極其對付的,從不熱中於爭功。剛入宦海時也想有所作為,吃過幾次虧,他就逐步放棄了,轉而跟大多數官員一樣研討‘混術’,欺上瞞下,推事擋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在宦海上混到明天,純粹是靠‘混術高超’。
方梁才歡暢一會兒,這下又被困難問住了,想了下回道:“我裝病?”
秦詠年幫他點明:“是看你貪功,便藉此讒諂你。到時候你被戶部彈劾,丟官罷免,他再把他的構思提出來,該如何辦還如何辦。你也就相稱於給他試水了……”
方梁神采一白,訝然問道:“啊?如此傷害?”
方梁心中一涼,覺得秦詠年是在婉拒,不想秦詠年此次主意向他靠了靠,幫他斟滿酒杯,接著道:“……要說三司的話,老夫還是感覺大理寺比較……令人擔憂,自餘鴻之餘大人調離大理寺以後,大理寺就一向是無報酬首,陛下讓我等思謀人才,但遲遲未得呀……”
方梁轉憂為喜,樂嗬地點頭,作恍然狀:“哦?秦老思慮甚是全麵,大理寺最是緊缺人才了……誒,晚生俄然想到,當年與冀之兄一起肄業時,冀之兄就對法度刑理非常上心,並且冀之兄受秦老您的教誨,向來做事謹慎,體察纖細,眼明心明,在外任職州所轄之地向來刑獄腐敗從無冤誤,冀之兄管理有方啊,晚生感覺,冀之兄若回朝任大理寺少卿一職,必會治清刑律,讓大理寺煥然一新,再無冤假誤狀,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一個朗朗乾坤……”
方梁看了下天氣,想了下,乾脆拿定主張拖時候等秦詠年出來,就隨便跟門房搭話:“你們政事堂不加值?如何能夠?”
這幾天,他思前想後就是感覺不對,本日想趁著那份條陳還冇有到皇上的龍案上,就籌算試著讓它止在政事堂,故而會鄙人午來政事堂‘漫步’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