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一品仵作 - 第二十五章 全境平定
翻页 夜间

第二十五章 全境平定[第1頁/共12頁]

非有告急軍情,宮中不得騎馬,定是嶺南的軍報到了!

畫中璧偶姿容栩栩,見畫彷彿見人,男人之眸似開半闔,情到濃時,慵懶入骨,而女子微微抬頭,眉似淡淡青山,齒似一梭兒玉,縱是情到濃烈時,亦不肯改倔強清冷之姿。

捷報當中將刺衛謊稱為神甲侍衛,卻無人生疑,聽罷捷報,群臣耳中隻剩下“皇後殿下智計無雙,朝廷雄師無一人傷亡”之言!

可拖來拖去拖到本日,見了密信才知彼蒼留給他的是誅心之題。

剋日朝廷忙著科考之事,聖上欽點了翰林院幾位德高望重的大學士、翰林及國子監中各官學的博士入宮審卷,世人這些日子吃住都在太極殿偏殿,連早朝都不必上,聖高低了早朝去太極殿批摺子,常至偏殿欽點策論,可謂求賢若渴。

隨即,朝廷出兵嶺南火線,所到之處,凡遇抵當,不出三日,城中定有腥風血雨。一時候,火線城池軍心大潰,守城兵馬畏英睿皇後之名如畏虎狼,朝廷雄師所到之處一片降聲。

此策萬全,利在千秋!

難不成朝廷開釋俘虜的企圖除了其一其二,另有其三?

曲肅癲狂地大笑一聲,起家就往城中奔去。

月殺將錦袋接到手中時卻較著一愣――好厚!

但她冇想到,步惜歡對刺月門的後路竟早有安排。

暮青思疑步惜歡早有安設刺衛之策,他一向冇動,隻是在等候得當的機會。年前,星羅的密奏傳入朝中時,朝廷正在嶺南用兵,步惜歡應是推測了她過嶺南不易,因而纔將剿滅之事留到了現在。

自過了年,朝中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忙得很,都城當中也一派新氣象,隻是自上元節後,嶺南的戰事就冇甚麼動靜了,算算已有一個多月了,誰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事,畢竟嶺南州城乃天下險關,易守難攻。

殿試可分歧於科考,那幾日有充盈的時候考慮策論,本日身在金殿上,上有天子,下有百官,即問即答,可謂極難。

這時候掌燈稍顯早了些,暮青要的東西也叫人起疑,月殺卻甚麼也不問,率人出了公堂,點了個侍衛去備筆墨,本身則門神似的守在了公堂門口。

白衣,姓周,敢將皇後說成婆娘……

考生一千零七十三位,甲榜僅僅八人,這八人才冠汴州,足可傲視眾學子了。

統統人都來得恰好,統統事都無需她善後。

這八位學子無一不是科考時冇有等閒作答的才子,當日既能猜出聖意,天然對本身策論中的利弊也知之甚深,禦筆圈點出來的無一不是不易實施之處,論治國方略,聖上的眼比誰都毒。

此題對於當初與聖上暢論過賑災之策的學子而言實在易答,有人至今還記得一些才子當時的高論,因而欣喜作答,落筆緩慢。

學子們捧著考卷不由心驚,這莫非是要殿試?

那慌態在男人的眉宇間頃刻間生滅,隨即他抬袖一覆,遮了那畫之時,轉頭瞥了眼身後。

“吾皇萬歲萬歲千萬歲!”

邱安滿心愁苦的卻退而出,但剛走冇兩步,就聞聲暮青的話音從背麵傳來,話卻不是對他說的。

隻聽天子道:“賑貸之策出自一女子――當今皇後。”

朝廷剿除了刺月門,即便刺月門助朝廷安定嶺南的風聲傳到了江湖上,那些與刺月門有仇的門派也一定會信,即便信了,朝廷武力剿除匪幫,也足以起到震懾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