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一品仵作 - 第二章 人各有誌
翻页 夜间

第二章 人各有誌[第1頁/共6頁]

次日,魏卓之和蕭芳拜彆了帝後,在鏢師的保護下出發前去星羅。

暮青也歎了口氣,隻是說了幾句話的工夫,她麵前的碗裡就被堆成小山了,糖藕、鱔絲、筍片、米丸,還盛了碗烏雞湯。自從回到江南,步惜歡除了親政,其他的心機都用在了一件事上――養胖她。

“帝後駕臨舍間,蓬蓽生輝!”魏卓之隨便慣了,隻在門內一讓,躬身相迎。

步惜歡淡淡地看了魏卓之一眼,“看來你是誌在行商,那二品鎮南大將軍的帥印無妨交返來。”

步惜歡也不計算,與暮青一道兒進了門,柴米香正從灶房裡飄出來,兩人還冇走到灶房門口,綠蘿就推著蕭芳走了出來。兩人顧著施禮,暮青驚奇地問道:“你們不是往星羅去了?”

此人三句話不離本行,暮青也是心折。

步惜歡和暮青去了縣衙公堂,新任知縣崔遠在禦前辦差,翻看這些年來的卷宗。百姓聚在縣衙門口探頭探腦,卻無一人敢告禦狀。暮青並不料外,步惜歡剛親政,士族權貴卻世居於此,所謂天高天子遠,亦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天子整治朝綱的決計、力度,百姓都還在張望,看朝廷是否定真為民做主。

蕭元帥在魏家的幫忙下改革海船,抗擊海寇,後因剿寇有功而被調回沂東,奉朝廷之命打造戰船鎮守東南海疆,練成了環球聞名的蕭家軍,隻是不久以後便產生了上元之亂,蕭家軍全軍戰死於夷陵道。

禦林軍護駕在外,衙役列班在內,新任知縣崔遠身穿七品正藍官袍坐於法桌左邊,高台之下襬著兩口黑腐的薄棺,棺前擺著一排證物――血衣、斷甲、殘木、棍棒!

暮青正為此事憂愁,冇想到步惜歡已替她想到了安設之法,她沉默了一會兒,道:“我不想替他做主,待回城後我去趟驛館,看他的情意再定吧。”

“審案了!審案了!”

暮青和蕭芳都是寡言的性子,兩人無話,唯有兩個男人有一句冇一句地打著機鋒,隨便得就像是步惜歡冇親政時那般。但如許的夜晚不知今後還可否再有,魏卓之這一走,下回再見不知要何年何月。

步惜歡不急,暮青也不急,崔遠翻看卷宗,看出疑案便將證物及供詞一同呈上給暮青核閱,暮青悉心教誨,崔遠越聽眼神越亮,看熱烈的百姓在縣衙門口站麻了腿,卻見新上任的崔知縣腿腳越來越敏捷,有衙役不消,自個兒往配房跑,跑得汗流浹背,卻更加神采照人。

街上的百姓一聽,鋪子打烊,菜市收攤兒,人群開端往縣衙湧,縣衙裡一聲驚堂木拍響,震得街上鴉雀無聲。

暮青聞言,再未開口。

“人間之事可貴美滿,人在便好,餘事強求不得。你既有造福百姓之心,這些手劄在那裡都一樣。”

步惜歡低頭笑了一陣兒,徹夜她貪酒,書房裡要通風些纔好,他特地開了遠處的那半扇窗子,抱著她背風坐著,免得她被風吹著著了涼。宮人正在備水,雨天不宜行房,他就是再有興趣,也不會不顧及她的身子。

門吱呀一聲開了,門內之人玉麵青袍扇不離手,人在房簷下,笑比玉蘭美。

蕭芳道:“盛京大亂那日,府裡人倉促清算行囊,駱小爺搬箱子的時候不慎撞倒了書架磕壞了暗格,這兩本書正在暗格當中。他不知如何是好,問到了姚女人那兒,民女感覺這經籍和棋譜對殿下定是要緊之物,因而就收在了身上。出府之時,馬車被禁衛所截,殿下書房裡的東西皆未能帶出盛京,除了民女事前揣在身上的經籍和棋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