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頁/共11頁]
漸早至 藥宜涼 血海有熱也,宜加味四物湯,加續斷、地榆、黃芩、黃連之類。
守法治 危而安 遵六經大綱之法而求之,詳於《傷寒論》。
二陳尚 九味尋 人皆曰二陳湯為發汗安穩之劑,而不知茯苓之滲,半夏之澀,皆能留邪生熱,變成譫語、不便等症。人皆曰九味羌活湯視麻桂二湯較妥,而不知太陽病重,須防侵入少陰。此方中有芩、地之苦寒,服之不汗,恐苦寒墮入少陰,變成脈沉細但欲寐之症;服之得汗,恐苦寒戕伐腎陽,陽虛不能內固,變成遂漏不止之症。時醫喜用此方,其亦知此方之流弊,害人匪淺也。
即痘疹 此傳心 痘為天賦之毒,伏於命門,因感外邪而發。初起時用桂枝湯等,從太陽以化其氣,氣化則毒不留,自無統統鬱熱諸症,何用服連翹、紫草、牛蒡、生地、犀角、石膏、芩、連諸藥,乃至寒中變症乎?及報點已齊後,冀其漿滿,易於結痂而愈,當求之太陰,用理中湯等補中宮土氣,覺得成漿脫痂之本,亦不賴保元湯及鹿茸、人乳、糯米、桂圓之力也。若用毒藥取漿,先損中宮土氣,漿何由成?誤人很多!此古今痘書所未言,唯張隱庵《侶山堂類辯》微露其機於言外,殆重其道而不敢輕泄歟?疹症視痘症稍輕,亦須知此法。
狐出入 頑麻 狐疝∶臥則入腹,立則出腹。 疝∶大如升鬥,頑麻不痛。
分利多 醫便錯 愈利愈閉矣。
精而密 長沙室 《金匱要略》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義精而法密。
吳茱萸 平酸味 吳茱萸湯治陽明食穀欲嘔者,又治少陰症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又治乾嘔吐涎沫者。此症嘔吐,多有酸味。
食已吐 胃熱沸 食已即吐,其人胃素有熱,食複入,兩熱相沖,不得逗留。
肝風木 相火乾 厥陰為風木之臟,厥陰風木為少陽相火所居。
飲水風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材疼重,謂之溢飲。注∶即今之風水、水腫症也。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注∶今之停飲喘滿不得臥症也。又支飲,偏而不中正也。
瀉心類 特打發 諸瀉心湯張石頑俱借來治瀉,與《內經》之旨頗合。詳載《醫學從眾錄》。
小柴胡 首特筆 懷胎以桂枝湯為第一方,產後以小柴胡湯為第一方,即此是法。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產婦鬱冒、脈微小、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者,以小柴胡湯主之。
暑症第十三
體用變 標本遷 其本陰,其體熱。
癲虛發 石補天 磁朱丸是煉石補天伎倆,駱氏《內經拾遺》用溫膽湯。
虛兼濕 參附苓 胃苓散加人蔘、附子之類。
嘔噦吐第十六(呃逆附)
小柴胡 少陽謂 寒熱來往而嘔者,屬少陽也。
虛痰火 各分觀 仲景主痰飲。丹溪宗河間之說,謂無痰不眩,無火不暈。《內經》雲∶精虛則眩。又雲∶腎虛則頭重高搖,髓海不敷則腦轉耳鳴。諸說分歧如此。
吐利痛 太陰編 太陰濕土,為純陰之臟,從寒化者多,從熱化者少,此經主寒症而言,宜理中湯、四逆湯為主,第本來為王叔和所亂耳。論以腹中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腹時痛為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