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贈簫之誼(上)[第2頁/共2頁]
高齊等人大感不測,吃過飯,將林公玉拉到一邊,問道:“清時明天與以往不一樣,你們如何了?”
高齊說道:“這一首曲子叫做《蘇武牧羊》,蘇武是漢朝人,天漢元年,受命出使匈奴,卻被扣在了那邊,不管匈奴如何威脅利誘,他都冇有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牧羊,說甚麼時候公羊生子便會放他回到故國,蘇武在那邊十九年持節不平,直到始元六年,方纔將他放回。”
林公玉不由瞠目結舌,他隻道李清時脾氣冷酷,多愁善感,卻未想他竟會如此痛苦,如此啞忍。
李清時說道:“你是五湖的人找上我,我會殺了他們吧!”
李清時說道:“我可不是上清派的人,隻不過學了幾年上清派的工夫罷了。”
俄然李清時房中傳出一陣簫聲,林公玉聽了一會兒,想起與李清時殺東南四虎那夜聽到的是同一支曲子,記得曲名叫做《鳳凰台上憶吹簫》。但此時曲調中已不似那夜普通淒苦楚涼,模糊中有些許歡愉。
林公玉心想:“清時哥吹這首曲子,那便是想說就算千難萬難,他也毫不會放棄報仇了。”他不由憂心忡忡,便將與李清時所說的話對高齊說了。
林公玉放了心,說道:“江湖之大,那裡都能躲上一陣子,實在不可就去遼國、西夏、大理,或者去吐蕃也好,總之彆讓他們找見就好了。”
到了現在,林公玉這才明白李清時為何不肯承認本身是上清派的人,想起他曾說過不肯拜高齊為師,本來他十幾年前就有了複仇的籌算,驚駭今後惹了甚麼大費事,而連累到高齊和上清派。他明白了這一層,不由對李清時感到敬佩,他那是也想過要報仇,但那裡會想到其他的事呢?
林公玉尚未答話,門已經開了。李清時見是他,臉上閃過一絲憂色。
林公玉見他如此果斷,不管本身再說甚麼,他也毫不會竄改情意,便也隻好作罷。
李清時聽他說到五湖時一向說“他們”,而不是“我們”,那明擺著是站在本身這邊,親疏已分,心中非常歡樂,說道:“我也想分開江湖,找個處所隱居起來,但是我大仇還冇報,如何能走呢?”
隻聽高齊又道:“強行禁止他,隻會讓他變本加厲,我也隻好悄悄悄悄跟著他。”
李清時說道:“另有崑崙派未滅,如何算是報仇了?我要親手滅了崑崙派,讓他們也常常滅門的滋味。”
林公玉急道:“清時哥,塞外雙奇已死,你也殺了那麼多江湖中人,這仇也該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