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娛樂初唐 - 第一百六十章 在路上

第一百六十章 在路上[第2頁/共2頁]

李幸虧這裡必須逗留一會的啟事是因為那些販子們怕李好一走這裡的政策將冇法持續。以是全數都有點忐忑,在獲得李好和經濟開辟區的新帶領的包管後大師才漸漸散去,前來送行的另有兩個學院的教員和李好瞭解的人。同大師一一道分袂開經濟開辟區後。李好的車隊持續往洛陽行去。

這一起上李好很少坐馬車上,他常常騎著馬,不時的看下四周的環境另有其他環境。然後讓武順幫他記錄下來,這些另有大用的。比如說他們這一起看到的環境題目,這就是一個大題目。水泥路兩邊前人比後代的人不會差多少,兩邊都種了樹木,用來遮蔭也能夠護路,兩邊還修有排水溝。但是其他處所庇護的就冇這麼好了,李好想起從唐今後,長安的繁華彷彿就一去不回了,這大抵就跟他們現在過量的開采耕作又不重視庇護環境有很大的乾係。導致糧食甚麼的依托關中冇法滿足了,以是隻要東移。為了後代子孫不消看著黃河的水越來越黃,不消擔憂黃河眾多。不消怕沙塵暴,那麼現在就要開端重視環境庇護了。

但是,黃河給中原民族帶來不但是好處,黃河也給他們帶來很多的災害。汗青上黃河兩岸以水患嚴峻而著稱。由暴雨大水和冰淩大水形成的水患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流。據汗青文獻記錄,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黃河鄙人流決口的年份達543年,均勻約四年半一次。有的一年中決溢多次,總計決溢達1590多次,並有多次大的改道和遷徙。改道最北的經海河至天津入海,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是以,水患涉及黃淮海平原冀、魯、豫、皖、蘇五省區,總麵積約25萬平方千米。

黃河下流河道因為泥沙不竭淤積,構成河床高出兩岸空中的“地上懸河”,一旦大水破堤決口後,常常不再迴歸原河道,而走新辟的河道入海,構成河道改道。每次改道,都衝要垮本地的村舍故鄉,粉碎原有的水係和交通設施等,給群眾帶來龐大災害。以是決口改道是黃河水患一大特性。據1959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統計,汗青期間見於記錄的黃河決口眾多總計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在這26次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影響龐大的改道,所觸及的地區有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