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簪纓問鼎 - 第225章 |城

第225章 |城[第1頁/共3頁]

措置完府庫事件,他又喚來書佐,叮嚀道:“安設在武鄉的匈奴彆部,要儘快報上戶籍人丁,以便落戶。另有那邊將作為新屯,今後武鄉流民,也能夠考慮定居四周。水利設施也要儘快備妥,今秋雨水偏少,要防備來歲春旱。”

唯有主公,才氣真正定這國土!而他竟然看不透這點,還要旁人來點穿!

當想明白這一點後,段欽便覺麵前換了個六合。並且除了手頭這些事件以外,他另有一個任務,就是幫主公辯白部下之人。何人能夠同謀大業,又有何人會倒向司馬一族。他也會替主公一一辯白,確保民氣所向。

其彆人,也陸連續續應了起來。白鹿族長胸中也燃起了一抹但願。這位使君並冇有嫌棄他們的胡人血緣,而是直言本身這些發展在幷州的匈奴彆部,也是晉國子民。是啊,本來就連匈奴也是晉國子民呢,他們為何不是?!

見上麵的呼聲越來越大,梁峰點頭:“既是治下子民,自當受我束縛。在離晉陽九十裡,靠近武鄉之處,有一水草豐茂的穀地,加上四周荒田,足能贍養幾千人丁。我可把這片穀地賜給你們,待明春緩過饑荒以後,便對比晉陽百姓交納賦稅。但是作為互換,你們每部都必須劃出一半兵士,為我效力。”

但是好不輕易走到了晉陽城下,白鹿族長又怕了起來。他不像牛角部那些渾人一樣,隻要有佛子照拂,就心對勁足。萬一梁使君跟當年執掌幷州的東贏公一樣,隻會奴役他們,乃至把族人抓去發賣為奴,可如何是好?並且晉國的賦稅也高的短長,自家部族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境地,哪還能對付那些官差的暴斂?

這纔多長時候?一片焦土就要規複活機。而這,還僅僅是開端。

有瞭如此目標,麵前這些瑣事,又算得了甚麼呢?

梁峰悄悄一擺手:“那片穀地四周都是我所轄郡國,並無匪患之憂,你們自可安居。至於兵士,隻要給足,便免你們一半賦稅。”

為何不能呢?司馬氏奪走曹魏正朔,至今隻要戔戔五十載。而魏文帝謀奪漢家江山,一統北地,也不過是八十年前的事情。

兩位族長都恭敬膜拜,其彆人才陸連續續反應過來,跪倒一片。這但是個上千人駐紮的龐大營地,當統統人都如馴良的羊羔跪倒後,天然生出了一種震懾民氣的能力。

在安設好統統以後,梁峰轉過甚,對竺法達道:“法師一起也辛苦了。現在懷恩寺已經補葺結束,自可請尊師前來晉陽。”

聽到這話,竺法達不由一愣。一群匈奴彆部,還用的著使君親身出迎?但是轉念一想,他就明白了對方意義。對於這些外逃投奔的部族,最首要的就是至心實意的歸服。如果這些人有個三心二意,放在身邊反而是禍害。而親身出迎,一方麵能表示出正視,另一方麵,也何嘗不是一種震懾。這恰是要把“佛子”的身份用到極致。

竺法達聽出了梁峰話裡的意義,這是要讓他們和懷恩寺和尚們住在一處,並不籌辦分寺。但是見到本日場麵,再想想梁峰那新近得來的都督官職,竺法達雙手合十,唸了聲佛號:“多謝使君收留。小僧必為使君廣傳佛法,安寧民氣。”

“佛子!小人拜見佛子!”

天下真的定了嗎?實在並冇有。相反,因為這兩朝接踵詭計篡位,導致紛爭不休,逆臣橫行。就算洛陽城中換了天子,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