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第2頁/共3頁]
如果承認徐州行台,就能接新帝入洛陽。哪怕梁峰辭去丞相之位,也能順理成章節製朝廷,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標。不說這體例有效冇用,起碼能吸引天下士人投奔。將來也能如曹魏普通,通過禪讓即位立國。
反過來,如果承認揚州行台,那麼挾天子的就成了琅琊王,就算對方給出再多的優寵遇遇,他也冇法介入朝堂。但是如此而為,也不失為一個忠臣應有的表示。就是有太多人學曹操,才弄得天下大亂。對於郗鑒如許心胸國朝的士人來講,實在不肯看到多數督有此籌算。
聽到他如許說,郗鑒的眸亮光了起來,讚成的微微點頭。而段欽等豪門出身的官吏,也都閉上了嘴巴,主公的訴求纔是他們前行的方向。
這真是我寫的最艱钜的一篇了,感激大師一向以來的支撐和鼓勵。唉,今後還是要好好熬煉,長篇連載太熬人了
曉得主公視野中的意義,張賓微微一笑:“天有二日終成禍害,主公當早做定奪。”
兩人看似在爭論徐州和揚州行台哪個更符合禮法。但是實則,是在爭辯幷州的生長方向。
段欽倒也不著惱,答道:“如果如此,琅琊王攻壽春,立新都王,移都建鄴,亦有不當。”
這也是最適歸併州的籌算。他需求的,向來不是汲汲權勢,為了天子便可拋頭顱的士族。不管皇權衰弱到何種境地,隻要天子回到洛陽,職位就不容輕賤。而任何天子,都不會甘心被人操控。一個不好,便惹來無窮禍事。一樣,天子回到洛陽,司州就再次成了世人攻奪的香餑餑。戰亂幾次,又豈是隨口說說的事情?
自從他掌權後,幷州已經三年無大疫。非論是疆場清理, 還是流民安設, 都有了一套標準規程。醫科更是年年取士,引得各地精善醫術的人才向幷州挨近。這些人才同心合力共同研討,讓醫學也有了長足且體係的生長。此中防疫一事, 更是重中之重。
當世風行的疫病, 實在不止是鼠疫一種,醫治體例也大有分歧。但是根基的防疫手腕,包含斷絕、消毒、毀滅病源之類的辦法,是能夠通用的。這些理念, 跟著《金剛經》附贈的醫書,傳播甚廣。饒是如此, 梁峰還是年年刊印防疫手冊, 發往各地, 並把節製疫病作為官員考覈的首要目標之一。
小天子死的太俄然了,並且死前並未留下遺詔。他的死因已經無關輕重,身後事纔是重點。在冇有子嗣的環境下,誰即位繼位,足以鬨動天下人的心機。
“竟陵王謀逆,濫殺朝臣。未有顧命,豫章王得位不正。應奉新都王。”終究,梁峰答道。
他冇有給出任何建議。或者說,他點出了最關頭的題目。統統謀士臣僚都不過是從旁建議,終究做定奪的,還是梁峰本人。
“豫章王乃先皇幼弟,至於新都王,乃吳孝王季子。若依禮法,皆可踐阼。然朝局龐大,當謹慎擇之。”段欽把彆的兩個行台的底牌也翻了出來。
但是徐州行台和揚州行台,就是另一碼事了。
從客歲三月開端攢稿,寫到現在恰好一年。身材差未幾全垮了,前麵幾個月端賴吃藥才頂下來。恰好劇情告一段落,想了想還是先歇息一個月,養養身材,再持續更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