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忽必烈的怒火…[第1頁/共4頁]
伯顏持續道:“再者,黃華在賊軍中臭不成聞,又怎會等閒再做賊人?就算他要反,賊人又如何敢信他?就算黃華反了,我們也可用心放出風聲說他詐降賊軍,借賊軍的手殺他。”
“死去的不會重生,除非邪靈作怪;被砍掉的腦袋不會再長出來,除非是壁虎的尾巴;趙宋既然已經滅亡,就不該該死灰複燃。這是違背神靈,違背長生天的罪孽,必必要遭到最峻厲的獎懲。”
伯顏笑道:“中堂勿憂。黃華乃是昔日反賊,現在卻做著我大元的高官,他一旦率兵到了泉州,就是一個招牌。反心果斷的賊子,必然要出兵斷念滅他,這就分離了完哲都的壓力。而反心不堅的賊人,看到黃華能做朝廷高官,必然也會生出貳心,很能夠背叛投降,效仿黃華。”
“日國的人啊,他們固執的像石頭,奸刁的像狐狸,可又笨拙的像山麅。他們覺得,煽動宋人複國,就能讓朕回過甚來彈壓本身的仆從,而冇有精力向他們揮起鞭子!莫非他們覺得,隔著大海,蒙古雄師的鐵蹄,就踏不到他們的腦袋嗎?”
“喳!主子遵旨!”伯顏領命。
忽必烈又看向中書左丞相阿合馬,問道:“糧草,海船,軍器可都齊備?”
許夫人名陳淑楨,雖是漢人,統領的倒是佘兵。在得知泉州之變後,許夫人立即誓師扶宋,儘起麾下一萬佘漢精兵,從汀州星夜趕赴泉州。
“降旨江浙左丞尤世顯,令驛使司探查賊人動靜,三日一報。再著驛使司嚴查通賊官民,一經查處,當場正法。”忽必烈又想起尤宣撫的‘驛使司’。
忽必烈冷哼一聲:“隻要雄師能按期解纜,其他事朕隻當看不到。可若誤了朝廷的事…真當朕老朽昏聵不成?”
這是代表當時天下上頂尖技術的機器鐘。機器鐘在唐朝發明後,宋朝又顛末改進,到宋末已經比較成熟。鐘錶固然是唐宋發明的,但顛末元朝百年的技術退步,到明朝已經根基失傳。
…………
忽必烈沉下臉來,“朕讓範文虎在江南督造戰船,竟然還未完工。倘若誤了日期,定不輕饒了去。”
忽必烈點頭:“可。樞密院擬旨,浙東宣慰使歡暢,加平蠻右副都元帥。黃華,加平蠻左副都元帥,領漢軍五萬幫手都元帥完哲都。”
“元廷增兵了!”李洛第一時候就獲得多數分局傳回的動靜。
鐘聲一響,知樞密院事、錄軍國重事伯顏就出列奏道:“大汗,主子已經製定好了對策,等待您的旨意。”(注:大臣自稱主子,始自元朝。元朝君臣,也是主奴。但是漢官自稱臣,和清朝很像。)
阿合馬嚇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顫聲道:“主子不敢。主子的那點謹慎思,如何能瞞得了大汗呢?”說完連連叩首。
忽必烈固然說了一大段話,但他的聲音並不激揚,乃至仍然慢條斯理。但語氣中的無上意誌,卻涓滴不容置疑,充滿在恢弘堂皇的大明殿。
本身現在的身份,仍然還是“仁州李氏”,但是“高麗國族”啊,金氏又是李氏姻親,不成能不買李氏的麵子。
但是自從“投奔”了李氏,就一飛沖天,升官就像做火箭。他通過李氏打仗到高麗王後,又通太高麗王後,打仗到真金太子。每一個環節,都是借勢而為。
四月十五日,李洛以探親為名,將州中公事讓知州黃不花代理,然後帶著顏隼等親衛出海坐船,回到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