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952節 十國來朝,飄了。[第1頁/共5頁]
不是另有一個曼索拉國(巴鐵信德地區)麼?為何不來?
就連進貢的東西,也都一樣,明顯是籌議好的。
也不知是誰的腳驀地蹬上了浴桶內壁,隻聽到“哢嚓”一聲,一大塊木板破開,浴桶中的水澎湃而出。
李洛驀地鑽入水中,足足憋了一分鐘時候,這才“嘩啦”一聲暴露腦袋,水花四濺中一抹臉的說道:“好!來歲三月西征!”
“媽蛋!”大唐皇後惡狠狠的看著惡作劇的大唐天子,咬著銀牙就撲上去,將天子的腦袋往水按。
“好,這就是最後一次了。”李洛點頭承諾,“我說,你的指甲,是不是有點長了啊,撓的我癢癢。”
世人一起點頭。李洛也很歡暢。
修史啊。李洛聞言點頭。
楊漢明道:“趙顯這是感念陛下封國,以是親身入京表示感激之情。這自古以來的亡國之君,誰比得上他運氣好,竟然碰到陛下如許刻薄仁慈的君父呢?”
中官常侍康西下階,取過國書,恭恭敬敬的遞給李洛。
策動耕牛戰役的目標,當然是為了牛。但是每三年每國才一萬頭,打發叫花子麼?
唐主嗯了一聲,“那就要看他們識相不識相了。這朝賀之時,必須每年都要來。哼,天竺到長安洛陽,提及來也不過兩三個月路程,來回最多數年,為何要三年才一朝?”
說完了使節的事,太史令姚隧出列奏道:
那道底線,不能破。
現在好了,一來就是十國使團!
本來,唐廷官員已經下發了同一的製式裘衣,夏季套在公服或朝服內裡,也是官服的一種,上朝或辦公都能夠穿戴,按照品級分為貂皮、狐皮、水獺皮、羊皮四等,既保暖又大氣。
以是,大天子陛下多少心中有些失落。
說好了的天朝上國,君是上國君,臣是上國臣,聽起來好大的氣度,但是要冇有一群小國朝貢恭維,那就太無趣了。
這還不算。六國也冇有明白說要尊大唐為宗主國。國書中的話固然說得恭敬,卻彷彿僅僅是送禮買安然。
六國被唐軍的戰力嚇破了膽,立即表示臣服,情願稱臣進貢。
林必舉笑道:“啟稟陛下,百官曉得高原苦寒,龍體辛苦。為了體驗君父之苦,百官們都不肯意穿裘衣驅逐陛下,以表示忠孝之心。”
大雪中的洛陽南門,鼓樂喧天,旗號招展,儀仗浩大。城樓之上,更有六十四名舞姬在雪花中蹁躚起舞。
三年才六萬頭牛,夠甚麼的?
“陛下,前次臣等奏請修《宋史》,《遼金夏史》,《元史》。而朝中有人反對修《元史》,以為蒙元不配大唐為其修史。皇後陛下以修史事大,擱置不議,等陛下回朝再議。”
崔秀寧亮晶晶的眼睛一眨不眨,如同在砥礪一件脆弱的青花瓷那樣,謹慎而又和順的潤色著男人的髯毛,清眸中的那種神采,彷彿在打量著本身的作品而對勁。
也不曉得天子陛下心中,到時是歡暢呢,還是歡暢呢。
畢竟,他還冇有咀嚼過萬國來朝的滋味兒。
“《遼金西夏史》也要好好修,大立意是和同為一家,要追溯三國泉源,俱為中原一脈。也要闡述其興亡得失。”
大唐強則強矣,但是因為太強大太霸道,把周邊小都城滅了,這導致冇有藩屬來朝見大天子。
太尉鄭和也站起來出列:“大司馬所言不差。陛下,臣也以為,該對錫蘭國用兵。大唐海軍建功少,是要動動了。既然錫蘭膽敢不來朝貢,就出兵討伐,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