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戰馬渠道[第1頁/共2頁]
送出了信,李洛又安排顏隼顏仝等親衛,讓他們明天過海購買一批弓箭刀盾,補上兵器缺口。
即便早就漢化,但這些從白山黑水走出的獵人的後嗣,仍然殘留著一些彪悍勇武的脾氣。
韓恭在島上開鐵礦,鍊鋼鐵,卻為何不製作鐵甲?明顯是冇有搞到甲匠。
這個口兒,就是李洛的機遇了。
顏鐸道:“為父當年有個部下,極善養馬,現在在東京總管府(遼陽)做馬場牧監,管著上萬匹馬。他已經回了信……”
一年才瞞下六百匹,差的遠啊。
對於私造盔甲的人,哪怕是頂級門閥,也要嚴懲。就算高麗王冇有才氣懲辦,另有大元朝廷來懲辦。
措置了這些事,又開完一次隊長以上的集會,李洛纔有工夫進內院給顏鐸問安。
可惜,他們大多麵黃肌瘦,一副耐久吃不飽飯的模樣,可見平光陰子過得非常恓惶。需求白米白麪、大魚大肉好生滋養一段光陰,纔好上陣廝殺。
李洛聽到這裡,頓時嚴峻起來。
李洛笑道:“一年能買三千匹,再加那牧監瞞下的馬,加起來也有三千六百匹,三年下來就是萬匹。”
鐵馬貿易?
“我也顧慮。不過父親放心,她膽小心細,殺伐定奪不輸男人,必定無礙。”
但盔甲彆想買到了。這玩意兒需求兵曹(兵部)的批條(甲票),有了“甲票”才氣在官府武庫購買。世族私兵的盔甲,都是通過這類體例獲得的。
但是,現在還不能出兵,起碼要讓新來的女真兵士吃七八天飽飯,養養膘,規複力量再說。
顏鐸持續說:“現在遼東的海口,還把握在乃顏手裡,他的商隊也常常出海,售賣皮貨牛羊。這條商路,剛好利於我們買馬。不但省去元廷盤問,還省了貨稅手續。”
李洛道:“那就勞煩父親了。以父親看,用他來和乃顏做這鐵馬貿易,一年可得馬多少?”
然後,他就迫不及待的給李若愚寫信,言辭恭謹,滴水不漏,最後要求購買五百副盔甲的兵曹批條。
島上有十幾萬蠻人,她才八百兵力,還冇有完成練習。
“倒不是不成,隻是冇咱黃河牛聰明,需求馴一馴才氣種田。”
“我兒,秀寧何時返來?也不知她在那島上可有凶惡,為父倒是顧慮了。”
接著命管家李敏鎬著人帶著厚禮送信到仁州。
顏鐸問:“定了出兵的日子?”
顏鐸道:“但願如此。”
“此人可靠。因為老夫當年命他做這馬官兒,以備起事時有一條戰馬來源。現在,你所作所為步步為營,很有章法,為父非常放心,乾脆讓他為你所用。”
顏鐸撫須笑道:“還是有錢好辦事。為父數次起兵,都是輸在賦稅上。你找錢的本領,強我百倍,將來的勝算天然大的多。”
五百盔甲,絕對不是個小數量。他料定李若愚不成能滿足他的要求,但兩三百副還是有希冀的。
李洛明白了,忽必烈防著乃顏兵變,以是節製榷場限定鐵器和食鹽流入遼東,讓乃顏空有幾十萬部眾,卻難以作反。
李洛當即想起了“大兄”李若愚。李若愚不恰是在兵曹任參議麼?向他說幾句好話,是不是就能購買到一批盔甲?
就算彆人買馬是為了造忽必烈的反,估計這位王爺還巴不得。
顏鐸持續道:“乃顏似有反意,據老夫在遼東的部下說,乃顏缺鹽缺鐵,以是一向在積儲鹽鐵。我們就以鐵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