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1頁/共3頁]
虞世基不動聲色地說道,“此一時彼一時,情勢在不竭竄改,明天看上去很悲觀的事,明天再看能夠就悲觀了。比如安東,明天還是突厥人的藩屬,明天就變成中土的邊境。安東的軍隊也是一樣,明天還隻稀有萬人,明天就變成十幾萬人了,在四個鎮戍軍以外,竟然另有一支十萬人的遠征軍,誰能想到?當然,這是功德,聞喜公之以是視若不見,就是想操縱安東這支遠征軍攻打高句麗,如此便能減少其他遠征將士的毀傷,減少糧草兵器的耗損,減少國力的喪失,從而為來歲能夠發作的南北大戰做好籌辦。”
薛世雄擔憂李景“口不擇言”肇事上身,倉猝插言轉移話題,“許公,據安東多數護府報稟,李平原、李渾已於仲春十五分開安州,率軍東進,如果統統順利,他們將於近期到達扶餘城……”說到這裡,薛世雄和李景互換了一下眼神,持續說道,“扶餘城間隔懷遠鎮有一千餘裡,如果他們滯留扶餘,或行軍遲緩,要到四月中乃至四月下才趕至懷遠,則進犯時候必將嚴峻貽誤。”
遠東情勢因為中土勝利開疆安東,奚、契丹和霫等東胡諸種昂首稱臣,薛世雄又率軍深切蠻荒巡邊緝寇,室韋、靺鞨諸虜聞風而遁,閃現出一片蒸蒸日上之氣象,但由此卻帶來一個難堪之局麵,那就是衛府的臉丟儘了,宇文述等衛府大佬的臉被裴世矩、李平原打得鼻青臉腫。
宇文述認識到題目嚴峻,衡量很久,還是決定實話實說,第三次東征不容有失,統帥部決策層必須高度同一。
“朕記得,裴多數護對南北大戰很悲觀。”聖主冷聲說道。
“唐國公固然出自隴西,但比擬隴西成紀李氏,他對西北軍的影響力非常有限,他批示不動隴西軍,一樣也號令不了河西軍。”
“四月中。”李景不假思考地說道,“最遲四月中,我們就能策動進犯。”
“你們的東征籌辦停止如何?”宇文述看看李景和薛世雄,問道,“如果統統順利,何時能夠進犯?”
究竟明擺著,衛府百萬雄師東征高句麗,失利了,持續兩年的進犯,勞民傷財、損兵折將,成果卻一無所獲,反之,裴世矩藉助秘軍之力,以夷製夷,一舉霸占安東,以最小代價博得了最大戰果,建下了開疆拓土的赫赫武功。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策動第三次東征?”李景怒聲詰責,“乾脆承認東征失利,移師代北,儘力備戰,豈不更好?”
聖主的眉頭皺得更深了,“第三次東征不容有失。號令宇文述、郭榮,前提具有,就當即策動進犯,如有貽誤,軍法處置。彆的奉告他們,隻要安東遠征軍到了遼東疆場,就給他們供應充足的糧草兵器,並號令他們衝在最前麵,直殺平壤,若抗令不遵,嚴懲不貸。”
在兩京分裂的卑劣情勢下,西京的態度不言而喻,以是若想達到目標,聖主隻要兩個彆例,要麼把刀架在西京的脖子上,以性命相挾,要麼向西京讓步,以好處互換,但這兩個彆例若要實施,前提是聖主必須當即返回東都,因為現在除了聖主外,任何人都已難以力挽狂瀾,挽救兩京分裂之危局。
李景不依不饒,“恕某直言,如果第三次東征的目標僅僅是勒迫高句麗投降,這與東征失利有何辨彆?自欺欺人嗎?”
聖主目露暖色,“如此說來,第三次東征必須當即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