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下)[第1頁/共3頁]
“臣,涇陽縣公,銀青光祿大夫,雲麾將軍,右散騎常侍,尚書右丞李素,拜見陛下。”
李世民擺擺手,道:“藥石難醫,服之何用?倒不如讓朕少受點折磨,走得痛快利落一些。”
宮門外堆積著一群人,都是穿戴朝服的文臣和武將,包含長孫無忌,褚遂良,另有悠長以來閉門謝客的戰神李靖,以及程咬金,李績,牛進達等人,朝堂內有分量的大臣武將們幾近全到齊了。
李世民悠然歎道:“朕看不到了,但雉奴看獲得,你與雉奴向來友情深厚,成為君臣後,想必也不會差,雉奴是朕特彆寵嬖的孩子,誠懇說,作為下一代的大唐天子,他另有很多不敷之處,特彆是他性子軟弱,凡事謙讓過火,臨事有些柔嫩,朕實在很擔憂將來那些老臣們會倚仗身份輩分淩辱他,子正,你是雉奴的老友,在朕的印象裡,雉奴彷彿也隻要你這麼一名老友,朕不在了,你要好好幫手他,莫讓他出錯,也莫讓彆人欺負他,朝堂有你在,朕才氣放下很多擔憂,你承諾朕,必然要好好的,忠心的幫手雉奴。”
穿過太極殿,兩儀殿,直入甘露殿,李素昔平常常進宮,對太極宮的佈局早已爛熟於心,隻是本日表情卻格外焦心,好不輕易來到甘露殿外。
常塗含淚道:“陛下的存亡,便是老奴的存亡,老奴此命早已交給陛下,如同陛下的影子普通,陛下不必謝老奴,都是老奴該做的。”
“見不到啦,哈哈,朕雖是天子,卻也難違天意,當初若朕能納子正之諫,暫緩東征高句麗之戰,哪怕朕在東征疆場上能聽進子正的勸諫,不那麼輕敵冒進,或許,朕的壽數還會長一些,很多心願或許能夠親目睹它實現……”李世民黯然歎道:“光陰無多,朕……真的捨不得這天下啊,都是當年一刀一劍拚了命掙下來的,朕自問平生蕭灑,臨走還是著了相。”
一邊笑一邊喘氣,李素聽出李世民的氣味仍舊衰弱,乃至比前次見他時更衰弱了,待李世民平複下來後,抬袖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花兒,道:“朕曉得子恰是為了逗朕高興,讓朕高歡暢興的……子正的情意,朕領了,你是個好孩子,見你垂垂成為了大唐之棟梁砥柱,朕很欣喜。”
李素聽懂了他的話,神情不由愴然起來。
李素不由心生迷惑,這氣色,如何看也不像是即將歸天的人呀……
廣場上的氛圍莫名沉重,一股低氣壓充滿四周,六合彷彿都變得陰暗了。
李世民露入迷馳之色,明顯,李素所說的都是他畢生的心願,他也很想見到那一天。
李素邁著碎步進殿,離李世民五尺外站定,低頭施禮。
常塗神采黯然地輕歎一聲,緩緩退了歸去。
李世民點頭:“不管你的懊悔是真是假,總算你也有畏敬之心,朕便當你說的是實話吧。”
“朕何嘗不在防備著他們?驚駭他們反覆朕當年做過的事,驚駭他們權勢過火,也怕他們終有一日集結雄師,把朕趕下皇位,‘權勢‘二字,生生讓天家父子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朕莫非還不敷失利嗎?”
無儘的怠倦之態垂垂浮上李世民的臉龐,彷彿僅在一刹時,李世民俄然朽邁了很多,神采也慘白起來。
李素低頭道:“臣有本日,端賴陛下寬大的胸懷。”
李績看了他一眼,道:“子正莫多問了,陛下是否也下旨召見你了?快進宮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