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1頁/共2頁]
廖勁鬆體貼的是夠不敷的題目,說實話,李素也體貼,並且很不悲觀。
隻不過兩年前李世民撻伐薛延陀,那一戰打了一整年,固然如願滅掉了薛延陀汗國這個北方的大患,但無可製止的是,積累好些年的國庫也因這一戰而耗得差未幾快潔淨了,國庫從客歲開端才進入重新積累的階段,而本年,貞觀十五年,不巧便碰到了百年罕見的雪災,各個受災的處所都等著朝廷撥付賦稅濟急,為了百姓,也為了統治的穩定,李世民當然不吝於掏空國庫,但是……若將國庫的賦稅分攤到每個受災的處所,還剩下多少?
李素冇有詳細解釋,有些事光靠嘴說是冇用的,實際實施以後比解釋一萬句更管用。
“恩威……撫剿……”李治喃喃反覆,但是畢竟年事尚幼,這四個字幾次咀嚼多次,仍不得其解,隻好無助地持續望向李素,一臉的頹廢泄氣。
李素皺起眉:“還傳聞甚麼?”
廖勁鬆遊移了一下,道:“下官還傳聞,因為大雪凍土,而致春播有望,晉陽本地已生民亂,蒲州境內這幾日也接連見到很多從晉地逃過來的災黎,這些災黎在蒲州肇事,劫掠了幾家富戶,下官派差役拿問,傳聞……是因有人煽動,晉王殿下和李侯爺若欲入晉,當須做好籌辦纔是,逃到蒲州的災黎都敢行劫掠之事,晉陽本地可就不知是怎生亂象了。”
告彆了廖勁鬆和一乾官吏,李素一行並未挑選入城安息,仍舊命令城外安營,大朝晨便拔營拜彆。
但是,廖勁鬆的題目卻把李素難住了。
“天絕我蒲州百姓,下官有何臉孔見轄內父老?不,再如許下去,下官的轄內哪另有甚麼父老,全都遷離避禍去了。下官這個刺史,有何臉孔立於六合間!”廖勁鬆仰天長歎,淚流滿麵。
廖勁鬆寂然點頭:“下官嚐嚐,隻怕鄉紳也是故意有力……”
從分開蒲州開端,李治便一向很沉默,沉默得令李素有些擔憂。
因而李素轉開了話題,道:“殿下,我想問一句不該問的事……”
“你固然問,我知無不言。”
李素與李治對視一眼,頓覺肩頭的壓力更重了。
李素一字一字隧道:“‘恩’與‘威’,‘撫’與‘剿’。”
看著李素那難堪的神采,廖勁鬆懂了。嗬嗬慘笑幾聲,身軀有些搖擺。
“殿下,你在想甚麼?”李素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擺出聊人生的架式。
“廖刺史勿憂。百姓民氣亂了,我們做臣子的不能亂,過幾日朝廷會有專使押送賦稅,先撥付一部分濟急,廖刺史無妨策動本地鄉紳地主開倉,以官府的名義向他們買也好,借也好,乃至打欠條也好。先把難關度疇昔,待到明後年再論償還之事。鄉紳地主皆是曉得大義之輩,必能慷慨互助。”
廖勁鬆的題目很直接,也很鋒利。
“不知殿下出京時,陛下可有授你變更兵馬之權?”李素盯著他的眼睛緩緩問道。
每朝每代,但遇天災,導致的最直接結果便是生亂,輕則破門入室殺人劫掠,重則乾脆揭竿造反,對於一群活不下去,冇有但願冇有明天的災黎來講,歸正已冇了活路,世上冇甚麼事情是他們不敢乾的,常日裡的樸素馴良良,在饑餓麵前非常脆弱,一觸即潰。天災最輕易開釋出人道中的險惡和暴虐,為了活著,任何人能夠用任何手腕,無所不消其極。所謂品德,所謂律法,對他們而言已完整落空了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