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貞觀閒人 - 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下)

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下)[第1頁/共5頁]

半晌,李世民俄然點頭道:“本日幸虧子正良言,不然你我怕是犯了輕敵之錯,朕感覺子正所言有理,我們要想的不是如何攻城的題目,起首要想如何行軍,如安在山地叢林裡行軍減少戰損,這個題目該當列於攻城鏖戰之前。”

“來人,將李素拉出去打二十軍棍……”李績俄然發話了,標準的大義滅親嘴臉。

定見不同一,這場集會必須持續開下去。

李素嚇壞了,失聲道:“慢著!彆打動!母舅大人莫打動,小子必然為大唐死而後已!”

沉寂當中,俄然聽到一道孔殷的喊聲。

想想挺爽的,但不能玩真的,李素不敢。

李素微微一笑,竟懶得辯論,闔上眼自顧養神。

指著輿圖上的遼東高麗地形圖,李素道:“陛下,諸位叔伯,大師或許傳聞過,高句麗國雖小,但公眾和軍士皆凶悍好鬥,一旦脫手,常常捨生忘死,不顧性命,兩軍對壘,若一方將士存必死之誌,這支軍隊很難克服,哪怕疆場上一對一的廝殺,我大唐關中府兵可否勝出猶未可知,諸位叔伯,小子的說法不知諸位覺得然否?”

他不怪任何人,包含反對他的魏王李泰和程咬金,行軍兵戈這類事,站在將領的角度,每個將領都有各自的脾氣,脾氣影響著各自的計謀戰術,比如程咬金,他的脾氣就是直來直去,以是他感覺集合主力像拳頭一樣猛砸疇昔,而李績兵戈講究穩妥,如鈍刀子割肉,一刀一刀漸漸劃拉,隻求用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勝果。

在世人的目光,李素隻好硬著頭皮走上前,俯身朝輿圖掃了一眼,然後歎道:“陛下,諸位叔伯,小子覺得……母舅大人和程伯伯所言方略皆不成取。”

李世民神情非常躊躇,明顯李素和李泰的話都有事理,一時之間竟難以挑選棄取。

眾將頓時驚詫,接著交頭接耳竊保私語,程咬金濃眉一掀便待抽李素,卻見李世民冷冷朝他一瞪,程咬金哼了哼,悻悻忍住冇吱聲,李績倒是一臉淡定,彷彿對李素的說法並不料外。

但是這一次爭辯,李世民卻由衷感到很煩躁。

“甚好,子正,本日帳內皆是你的叔伯,你如有良策無妨細細道來。”李世民笑道。

李世民看著李泰,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青雀亦有高論乎?朕與諸將願聞其詳。”

“李子正,你躲啥?過來!老夫內舉不避親,倒是想聽聽這位少年英才的高見,不知陛下和諸公意下如何?”

李世民揚聲道:“行軍長史安在?給朕記下,給涇陽縣公李子正記上一功,來日班師回朝再論功封賞。”

明天帥帳內的情勢是……核兵器大佬實在太多了一些。

分兵是大事,並且是一件非常費事的大事,此次東征帶出來的將領皆有主帥之才,李績,程咬金,牛進達這些人,任何一個都有充足的才氣帶領幾萬兵馬攻城拔寨,但是李世民躊躇的是,果然有分兵的需求嗎?如果分了兵,那麼之前做的統統擺設和安排就不得不全數推倒重來,督運糧草和攻城軍器的後勤將士和民夫便不得不分出三個部分,跟著三支軍隊跋山渡水,更首要的是,如果主力分離了,戰力也降落了,如何包管這三股分出來的雄師不會被仇敵各個擊破?

見世人沉默,李素接著道:“另有,這份輿圖描畫並不詳細,固然城池門路皆繪於上,但是並冇有標明地形和山地,諸位,高句麗可不是平原國度,它的海內四周皆是高山峻嶺,山路崎嶇險惡,山林富強,凡人難以翻越,雄師若進入高句麗境內,起首要麵對的便是行軍的題目,以及後軍糧草運輸的題目等等,這些都是正式開戰之前最毒手的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