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貞觀閒人 - 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下)

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下)[第1頁/共3頁]

所謂“小人得誌”,所謂“奸臣當道”,他們憑甚麼能得誌,憑甚麼能當道?

僅從本身和李治談笑風生的細節能看出本身挑選幫手李治當太子,李義府的聰明委實令人有些惶恐。

李素說著,臉上暴露意味深長的淺笑,道:“三位本日登門的企圖,我們儘在不言中,我與晉王殿下是一損俱損的乾係,現在我的處境擺在麵前,三位可要想清楚,究竟要不要上我這條賊船,賊船好上不好下,到時候若情勢不對想懺悔,畢竟也逃不過引頸一刀,事關身家性命和全族興衰,各位當三思而行。”

因為他們聰明,好人冇底線冇節操,行事百無忌諱,自在度比好人大多了,如果這個好人還比好人更聰明的話,“小人得誌”***臣當道”天然是必定的成果了。

許敬宗神情躊躇,李義府還是一臉高深莫測的淺笑,而裴行儉卻麵現果斷之色。

整件事被他掰開揉碎了,闡發得非常透辟,與李素當初的闡發幾近一模一樣,就算最後那番語焉不詳的未儘之辭,也和李素的設法不謀而合。

李義府一頭霧水,“哦”是啥意義?大師正說著國度大事,你冷不丁問我有冇有孫子是啥意義?哦完了又冇有下文,我們談天能嚴厲點端莊點嗎?

李義府笑了:“這不是下官的高論,究竟上,李公爺比下官看得更高,想得更遠,傳聞兩年前李公爺和晉王殿下奉旨晉陽平亂,從當時起,您和晉王殿下的友情便不普通,可見下官前幾日纔想通的事,李公爺比下官早兩年便想通了,下官剛纔所言,實在是基於公爺各種異於凡人的行動和決定,一樁樁往回套才垂垂理出眉目,說來隻是小聰明罷了,李公爺纔是真正有大聰明的人呐,難怪陛下不止一次對朝臣說,李公爺是百年可貴一見的英傑人物,下官之前不識尚不感覺,有幸結識李公爺以火線覺陛下所言不虛。”

李義府麵帶淺笑,神采有些自矜。

“下官剛纔囉嗦了一大堆,實在歸結起來的意義很簡樸……”

“其二,晉王與魏王心性分歧,魏王雖博學但失之好勝,晉王雖脆弱但勝在仁厚,高祖天子和陛下以及諸多朝臣花了數十年時候方纔奠定了亂世之基,大唐的下一任帝王應當是甚麼脾氣方能更好地管理大唐,我等做臣子的或許有些不甚瞭然,但陛下必然心中稀有,好勝者,易行險求功,仁厚者,常守成而穩進,下官粗陋之見,竊覺得求功不如守成……這些年,我大唐王師戰無不堪,能夠說宇內未有敵者,該打完的戰事在陛下有生之年差未幾都打過了,那些番邦蠻夷該臣服的也都臣服了,乃至連親信之患薛延陀也安定了,東邊的高句麗眼看也要開戰了,獨一隻剩下一個吐蕃,陛下也用和親將他們臨時穩住了,那麼,大唐的下一任君主應當是如何的脾氣才合適接任陛下的大統呢?”

如果語出驚人能作為本身的進身之階的話,李義府信賴本身這番話應當能引發李素的正視了,同時,本身這小我天然也會被正視了。

現在在李素的眼裡,李義府無疑就是這類好人,這小我貪婪,功利,熱中名利,他能夠毫無粉飾毫無顧忌地把這些表示出來,不怕被人鄙夷嘲笑,但是不成否定的是,他確切很聰明。

李素震驚,一旁的許敬宗和裴行儉也驚呆了,二人看了看李義府那張笑得帶著幾分對勁的臉,頓時又扭過甚看著李素的神采,然後,從李素一閃而過的驚詫神采裡,二人終究看懂了,因而,愈發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