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貞觀閒人 - 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

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1頁/共5頁]

長孫無忌歎道:“先皇視殿下為至孝之子,情知殿下不成能承諾頓時即位,遂瞞著殿下,將遺詔同時交給臣,褚遂良,李靖,李績四人,先皇還說,若殿下不肯即位,可當殿宣示遺詔……”

長孫無忌安靜隧道:“名正言順,是辦理國喪的前提,自周漢以來,都是國君辦理先皇的喪事,大唐亦不成違製,請殿下即位。”

李治一驚,嚇得後退三步,後背頂在棺木上方纔停下,板滯半晌,俄然憤恚道:“父皇骸骨未寒,爾等不思辦理喪事,竟急著讓我即位即位,是何用心?”

李治神情悲慼,默立很久,最後終究沙啞著聲音道:“叮嚀禁衛落下石門吧。存亡之誓,我隻能成全。”

更首要的是,貞觀九年歸天的長孫皇後也安寢在這昭陵中,這座陵寢實則便是李世民伉儷二人的合葬墓。

話冇說完,常塗搖了點頭,打斷道:“存亡跟隨陛下,是我當年發過的宏誓,李縣公莫再說了,汙了我對陛下的虔誠之心。”

常塗笑道:“並非吹噓,實是發自至心,你並不曉得陛下多麼正視你,暗裡裡常在我麵前提及你,言中亦多般表揚推許,無數次可惜長歎上天無眼,為何冇有一個類若子正之皇子……”

李治墮淚點頭:“我做不到……父皇就在這裡,要我扔下父皇的骸骨不睬,急倉促跑去即位,我做不到!此非人子所為也,我若此時即位,何顏管理天下?”

常塗站在陵墓石門前,卻先朝李素笑了笑。

昭陵的範圍不算大,當初長孫皇後去世之前便曾有過叮嚀,陵墓不成大興土木,勿使勞民傷財,李世民確切做到了承諾。昭陵最後隻是醴泉縣九嵕山主峰下挖出的一個石窟,同時它也是古往今來第一座因山為陵的帝王陵墓,長孫皇後逝後,李世民隻動用了少量的民夫工匠稍作補葺,貞觀九年後,又陸連續續竄改擴建了幾次,範圍都不算大,以是昭陵至今看起來仍有些粗陋。

略顯倉促的即位大典以後,太極宮持續國喪大禮,八百和尚羽士做足了七日道場法事,貞觀十九年蒲月初六,新君李治與朝臣們將李世民的屍體送入昭陵。

六合低昂,黑雲壓頂,門路兩旁煩複的牛角號哭泣吹響,迴盪在空悠悠的山林外,棺木火線是黑壓壓的送葬步隊,從文武百官到羽林禁衛,還稀有以萬計自發前來的布衣百姓。

李治淚眼看著世人,脫口道:“我不能……”

李素感喟道:“常公公若不肯……”

半晌以後,長孫無忌再次拜伏於地,大聲道:“請太子殿下遵先皇遺詔,即天子位!”

入太極殿,新君升座,尚書省右仆射長孫無忌立於李治身側,手執黃絹唱名,百官群臣依名而入,向新君行膜拜禮。

廣場上的群臣和各國使節同時跪地,山呼天子陛下。

“李縣公,你我本日就此彆過了。”

“母舅請說。”

李治驚詫,隨即不自發地望向李素,李素低調地混在人群中,低頭不發一語。

長孫無忌又道:“新朝年號事件,經三省諸臣工商討,陛下納準,《周禮》曰:‘示祈福祥,求永貞’,元德充美曰‘徽’,是故,自除夕始,大唐改元‘永徽’。”

李治抬眼望去,卻見人群裡李素朝他悄悄點頭,李治怔忪好久,方纔緩緩道:“既是父皇遺詔,我……不得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