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1頁/共3頁]
這個要務實在過分度了,泥人也有三分土性的,更何況還是一國之主。
玄色的小陶罐冒著青煙漫天飛舞,城樓上,城門外,爆炸聲此起彼伏,高昌國的軍隊早在西州城下時便被打得七零八落,現在都城內戍守者不敷三千,一陣震天雷扔去,高昌國將士被炸得哭爹喊娘,唐軍又扔了幾輪震天雷後,都城的城門終究翻開,臣子們穿戴官服,伴隨剛即位為王不到一天的新國主麴智盛,哭喪著臉出城投降,按侯君集的要求,統統高昌國皇室宗親皆自縛雙手,低頭沮喪成了唐軍的俘虜,最冤的是麴智盛,當國王不過幾個時候便成了階下囚,成為史上在位時候最短的國王。
使節連侯君集的麵都冇見到,便被唐軍將士亂棍趕出中軍大營,侯君集冷冷扔出一句話,“叫國主麴氏引頸就戮吧!”
就在侯君集命令擂鼓攻城的前一刹,高昌國使節再次出城乞降,並帶來了新任國主麴智盛的乞降書,書曰原國主麴文泰昨夜病逝,先前高昌失臣禮,衝犯大唐的諸多罪惡,皆麴文泰一人而為,所謂仇敵死,恩仇消,高昌臣民無辜,不該承此罪惡。
全部西域因大唐天可汗陛下一怒而民氣惶惑,不成整天,西域諸國百姓紛繁逃離故鄉,往更悠遠的西邊大食帝國而去,國主們則一批又一批的派出使節,向大唐乞降也好,投降也好,隻想保住本身和宗室的性命。
貞觀十四年仲春十六,一個平常的日子,李素百無聊賴坐在營房外打著嗬欠,思慮怠惰的人生。
這段日子,以龔狐為首的販子一批接一批地進入西州城,滿載補葺城牆用的磚石泥瓦和釀酒用的糧食,李素在城內專門劃出一塊地,建起了一座大釀酒作坊。
和尚是單獨一人從西邊過來的,來到西州後,起首進城欲拜見刺史,可惜這段日子城內百廢待興,曹餘忙得腳不沾地,和尚底子冇見著他的人,城裡探聽了一番後,得知城外大營裡還住著一名彆駕大人,並且還是大唐天子陛下欽封的縣子。
…………
侯君集見高昌國如此痛快乾脆地投了降,不由意猶未儘的咂摸咂摸嘴,然後意興闌珊地揮揮手,命令囚禁高昌國主和宗親,唐軍進駐高昌國都城。
以是此時現在,和尚站在了大營的轅門外,笑嗬嗬的等候李素的訪問。
侯君集哈哈大笑,順手將乞降書撕個粉碎,開甚麼打趣,本大將軍不遠千裡來到這裡,就是為了滅國掙點軍功,你都乞降了,我的軍功如何辦?以是,侯君集情當冇見過這份乞降書,並且提出一個刻薄的前提,叫新任國主麴智盛以及高昌國統統皇親宗室自縛出城,全數隨軍前去長安,親身向大唐天可汗陛下請罪。
高昌國都城的城池天然比西州堅毅很多,唐軍簇擁而上,兩個時候仍冇能拿下,侯君集大怒,感覺有點拉不下臉,攻打戔戔蠻夷小國費這麼大的勁,今後就算大勝回朝,提及來也冇麵子,因而……李素所造的震天雷粉墨退場。
和尚是個老衲人,年紀估摸有五十來歲了,一身陳舊的百衲僧衣,手裡托著個黑陶缽,另一手杵著一支柺杖,彷彿走了很長的路,說是和尚,卻不是禿頂,頭上稀少長出很多頭髮,一臉慈眉善目地站在轅門外,笑嗬嗬地看著來回巡弋的將士。
當初因戰亂而離城的百姓,現在也一批一批的回到城中,拖老攜幼進城後,看到一片焦土殘垣的故居,人們跪在灰塵中哭嚎了一陣,站起家擦乾眼淚,一聲不吭地重修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