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第2頁/共2頁]
完本後酣醉數日,終究回到了實際。
李世民歸天,貞觀朝結束,這一段故事能夠說結束了。戛但是止總好過拖泥帶水,李治的朝代,當然是另一個故事了。
另有就是客觀啟事,很多熟諳老賊的讀者都曉得,在寫這本書的期間,老賊有了孩子,初為人父,萬分高興。但是前麵就有很多題目了,我和老婆都冇有當父母的經曆,買了一大堆育兒書學習,總也學不好,兒子垂垂長大,也越來越活潑奸刁,父母的視野一刻不敢分開,略不重視這小兔崽子就敢去摸電門。
佩劍入此江湖已十年,幸得諸君不棄,老賊在此長揖為謝。
好了,再說說新書的事吧。
當然還是能夠寫的,我能夠持續寫一百萬字,專門寫配角如何跟長孫無忌爭鬥,如何跟武則天掰腕子,如何與李治之間產生某種衝突牴觸,如安在朝堂爭鬥中落實新政,造福於民等等,能寫的當然另有很多,乃至能夠一向寫到李素的老年,如許的話,約莫能夠寫一千萬字,畢竟翻開史乘的話,李素三十歲到八十歲之間,唐朝產生的很多故事仍舊很出色。
老賊寫書不敢亂寫,必必要極大限度地尊敬汗青究竟,儘量複原汗青不變動史實走向的同時,還要把故事寫得有興趣性,瀏覽性,讓人感覺不那麼古板,難度不是普通的大。真正的汗青是值得先人畏敬的,翻開史乘裡的一段段記錄,絕大部分都是血淋淋的,讓人感到壓抑,絕冇有老賊筆下寫得這麼輕鬆,要把這些故事的氛圍轉化為輕鬆,實在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寫到這個程度,老賊自以為極力了。
其次,有需求解釋一下頗富爭議的末端。
以是就導致很多時候正在書房裡構思情節或是正在碼字時,兒子一聲哭鬨或是客堂裡某個響動,我就必須從速分開電腦跑出去看,等再回到電腦前時,第一個動機便是:臥槽,剛纔我在寫甚麼?剛纔腦海裡一閃而過的牛逼情節是甚麼?
如此解釋,不知諸君對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