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1頁/共5頁]
吳三桂的滿語程度,能大抵聽懂卻說不好,當即以漢話答道:“多謝王妃美意。”實在他家本籍徽州,以後搬家高郵,祖父時已在遼東落地生根,那裡曉得甚麼江南菜色。
阿濟格“哼”了聲,甩開他說了句:“不識好歹!”心道,貨品再好,挺著個大肚又能做甚麼?
多爾袞捏著酒盅,沉吟半晌,歎了一聲,道:“既如此,便召部臣再議吧。”
就在這時,院外腳步聲響起,十數名寺人婢女擁著一名旗裝女子出去。
多鐸見了來人立即收懾心神,上去牽了她的手,引見道:“這是本王福晉。”
披垂的長髮被他壓著,她推了他一把,將頭髮護在胸前,道:“你去炕上坐,我淨了手再與你說話。”錢昭髮絲纖細,髮量並不算豐富,因此非常寶貝本身的三千青絲。
陳圓圓忙擺手道:“未曾,不敢……”
筵散之時,錢昭送陳圓圓於院門外,點頭笑道:“本日一彆,不知何日再見。陳大師保重。”
錢昭隻向阿濟格點頭,轉而對吳三桂道:“曾聞平西王祖居高郵,故而特備了幾道淮揚菜,適口與否還請批評。”吳某年紀與多鐸相仿,中等個子,邊幅端方,隻是鼻梁上有一道舊疤,與稠密上揚的眉毛一配,便帶著些凶暴肅殺之氣。
多爾袞品著酒,不置可否。吳三桂焦心,卻不敢催促。殿上寂靜無語,氛圍呆滯。
多鐸托了他一把,笑道:“小五來了啊。先坐吧,正客還未至。”
“如何了?”多鐸走過來俯身摟住她問。
“如何?”多鐸驚而扼腕,“怎不叫我聽呢!”
“他倒是敢提!”多鐸嘲笑道,接著將殿上的事跟她說了一遍。
兩人行了禮,樂工在後邊凳上坐了,少年走到殿中,清唱道:“春到長門春草青。”這一句曲調雖平,但少年嗓音清越高亢,雌雄莫辨,一字字脆生生吐出,如同玉石相擊。在坐諸人皆是一震,不想這不起眼的少年竟有如許一把好嗓子。
歸程中吳三桂也坐車,向愛妾問:“那位豫王妃是甚麼路數?”
“陳沅惶恐!”陳圓圓不知她此話何意,心驚肉跳隧道,“那些名聲不過以訛傳訛,妾當不得雙絕讚譽。”
那邊廂錢昭領著陳圓圓進了園子,水池邊的水閣中燈火透明,待兩人入坐,侍女便關了四周窗戶,垂下紗簾,獨留麵對水池的兩扇。
“本來如此。”陳圓圓紅了臉,低聲道,“妾並不是第一回見豫親王。前年圓圓為劉賊所擄,裹挾西去,亂軍當中又將我等女子丟下,正巧趕上豫親王之部,他令人將妾送到將軍身邊。”
一曲結束,多鐸還覺那歌聲在耳中迴盪,杯中的酒液彷彿也因餘韻漾動不止。
吳三桂望了眼錢昭,不由悄悄心驚,看她腹部隆起顯是身懷六甲,如此年青殊色,實在不像……
吳三桂心中不快,卻也冇法,向身後道:“圓圓,來見過三位王爺。”
“我代你聽不就是了。”她睨他一眼,道,“鶯聲嚦嚦,珠落玉盤,一顰一笑皆風景。”
吳三桂歎了口氣,摟了愛妾,道:“若世事真這麼簡樸就好了。”
錢昭編好了髮辮才發覺他神采不對,問道:“如何了?”他轉頭不答,她踱到他身邊,在他唇上印了一記,道:“不睡麼?”
多鐸也是第一次傳聞此事,心中微震。他還冇來得及說話,便聽阿濟格道:“這但是天大的功德,平西王推委甚麼?”如果不是話裡滿滿的酸意,多爾袞倒是要為他這回的反應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