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取栗2[第1頁/共3頁]
希烈歎了口氣,隻得把紙條上的內容再複述一遍。帕卜裡聽他講完,驚得把手裡的棋子丟下了,喃喃道:“又跑了啊,這吳明的氣運可真是好。”他想了想,接著道:“既然國師說放了吳明,那就放了吧。我們再去追回,豈不顯得言而無信?再說了,南漢也有了發兵之由,如若出兵來攻,帝國比年爭戰,可有些吃不住了。”
帕卜裡本來笑意吟吟,此時臉上笑意卻一下淡了:“敢問元帥,禦書房用作狎棋閒玩不當,那麼何地為妥?”
帕卜裡一拍腦袋,惱道:“瞧我這記性,如何又把這茬忘了。哎呀,多好的機遇啊,看來又得輸了。”
“去捉吳明?”
正玩得起興,被人半途打攪,帕卜裡大為不滿。他把狼藉的棋子歸攏了,對陸豐道:“丞相,我們接著來。”而後對內裡大聲道:“宣元帥出去。”
所謂勤政事,遠小人,那就彆有所指了。一聽希烈如此說,帕卜裡不由自主,朝坐立難安的陸豐瞟去。一見他眼色,陸豐大驚失容,趕緊翻身跪倒在地,顫顫隧道:“陛下,老臣惶恐!”
他一邊說著,拈起黑將向前一撥,“將五進一。”黑將決然升宮,獨留一個老兵孤零零的落在底線,看著黑將徒呼何如。
兩人君臣相協,並不是帕卜裡有帝王胸懷,而是陸豐極擅追求。喜天子之所喜,厭天子之所厭,這是他為官的不二法門,也是東漢陸家聳峙朝廷多年不倒的首要啟事。現在拿來對於南蠻天子,那更是遊刃不足。目睹天子麵現不愉,陸豐笑道:“以棋喻人,帝國在擇賢上更應重視汲引後起之秀,淘汰老弱。陛下輸之一棋,卻得之真諦,也算一大幸事。”
希烈清了清嗓子:“臣覺得,陛下係萬民安危於一身,一言一行皆乾係臣民福祉。應勤政事,遠小人,勵精圖治,方是天下之幸。”
和他對弈的,是一個身形肥胖的老者,恰是南蠻丞相陸豐。一見帕卜裡如此落子,陸豐不由笑道:“陛下,過河之兵,每進一步就少一步,俗稱老兵,老兵但是冇甚麼殺傷力的。你這一步固然氣勢洶洶,將了我一軍,但此兵已進底線,再難對我黑將構成殺傷了。這二鬼打門之局,實在已不攻自破。”
...
看著帕卜裡儘是遺憾的臉,陸豐不由拈子笑道:“陛下這幾年棋力大進,臣對付起來,也頗覺吃力。剛纔隻是稍嫌暴躁,不然這盤棋,就是老臣為負了。”
希烈張了張嘴正欲再說,帕卜裡擺了擺手道:“元帥久不登門,今番來此,定不是來陪我閒談的,不知所為何事?”
他這幾年拉幫結派,漸成文臣魁首。人一多,訴求天然就多,和水陸大元帥衝突也多了起來。目睹機遇可貴,趕緊不失時機的給希烈上眼藥。
帕卜裡明顯另有些轉不過彎,:“國師不是已經去了麼?還要我們出兵做甚?”
一聽帕卜裡如此說,希烈隻得熄了再行勸諫的心機:“陛下,臣是來向你請兵的。”
南蠻這幾年與波斯,東漢頗多摩擦。幾場硬仗下來,也算互有勝負。但戰事告急,帕卜裡每天窩在熱內不敢稍動,還得提心吊膽,恐怕波斯衝破火線,殺到熱內來。幾番折騰下來,他早冇了昔日大誌。現在見波斯終究退兵,心頭也舒了口氣,那知希烈又要請戰,不免大吃一驚。
“帝嘲笑對之:吼之如合座蛙叫,此起彼伏,卿等可識殿堂禮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