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攻為守7[第1頁/共3頁]
李源苦笑一聲,怔怔的盯著長矛,一時無語。
如果不嚴峻點,趙無能如何會出兵?如果不嚴峻點,不但你李忠無能,我陳姚民難道也是飯桶?再者,豐台情勢確切危急,這是千真萬確的究竟。以是,陳姚民回到住處後,揮筆潑墨,斟字酌句,隻用了小半個時候,一個十萬孔殷的求援信就大功勝利。
“向京都求援?”李忠氣極反笑,指著城下災黎道:“京都路途悠遠,加上北方暴雪,門路不暢,這一來二去,耗時更長。等他們趕到這裡,這裡的糧食,早成了泥腿子的大便了。沒了糧食,西征軍還拿甚麼和對方鬥?這個任務,你擔負得起嗎?”
淺顯災黎一盤散沙,自不成能如此。但城下有百靈教,有他們構造調遣,也並非不成能。肖飛又盯著看了一小會,轉過甚道:“還真是,他們好象在做雲梯。”
遠道而來,仇敵以逸待勞,過於急進,不免留人馬腳。李源善於行伍,這錯天然不會去犯。雖是救濟,但李源卻不吝馬力,標兵都撒到了二十裡開外,一有風吹草動,就難逃他耳目。軍隊也能在最短時候內,做出精確反應。
這仗固然打得冤枉,但現在騎虎難下,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了。
陳姚民皺著眉頭道:“公子,駝關戰事正烈,現在叫趙總督回兵相救,攻城兵力減少,駝關更不能下,豈不前功儘棄?”
陳姚民搖了點頭,否定了李忠的猜想。猛地,他彷彿明白了甚麼,失聲道:“莫非他們在做攻城東西?”
“開城!”“開城!”“開城!”……
兵貴神速,以李源的本意,是要儘起三萬黑甲軍,星夜兼程,前去得救。可趙無能騎步稠濁,派了這麼一隊兵給他。饒是李源心態奇好,此時也有些不滿。這麼一支步隊,將令不一,相互衝突,未戰先打扣頭,如何兵戈?他暗自感喟,都說趙總督火氣大,將兵之力不敷脾氣三分,看來公然不假。
“敬呈督座:
陳姚民春秋不小,那有他看得遠,睜著老花眼張望了一番,還是不得方法:“那邊?”
獲得這個動靜後,趙無能又發了一通脾氣。可脾氣再大,豐台之圍卻不得不解。無法之下,隻得令李源點齊兩萬馬隊為前鋒,再以一萬步兵為後衛,救濟豐台。
說這話時,他聲音已有些發顫。
目光在城下巡梭了一圈,仍未見百靈聖母身影,他不由有些絕望。正想收回目光,猛地怔住了,他指著遠方道:“那些泥腿子在做甚麼?”
好鋼用在刀刃上,一杆長槍的槍尖,更是如此。長矛的槍尖是鐵母製成。李源當年為開此鋒,不吝情麵,請了黑鐵門最傑出的弟子,北漢當今的工部尚書弋冠親身操刀。詳細過程他不曉得,隻是弋冠交還此矛的時候,連說這槍尖磨壞了他幾十個刀石。
豐台和駝關之間,說遠也遠。吳明一起打打殺殺,逛逛停停的從南平西南邊向繞過來,耗時大半個月。駱關在南平東南,快馬疾奔的話,也得好幾天。但如果是信鴿的話,一天的時候就到了。這封信擱在趙無能桌上的時候,已是第二天下午。
第二十三節
世人莫穩定色。這幾天災黎越聚越多,保守估計,城下已近二十萬人。如果沒有攻城東西,六千守軍有城牆保護,也可高枕無憂。可一旦他們有了雲梯,那就另當彆論了。這但是二十萬人啊,就算災黎設備不敷,力量不敷,但建議狂來,仍不成藐視。畢竟,他們人多,一旦餓得發了瘋,力量和設備的優勢幾近能夠忽視不計。這一點,城上眾將都無思疑,因為明天攻城,已做了很好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