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至聖先師 - 第46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翻页 夜间

第46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第2頁/共3頁]

這要耗損多少民脂民膏、又要形成多少妻離子散?

在他看來,杜預才華再高,也不過是讀書人。

既然法海都這麼說,黃守正也不好再多說甚麼,點頭擁戴道:“公然不愧是護國大/法師,我等見地陋劣,襟懷胸懷更差太多。”

神龍見首不見尾!

轟。

黃守正眉頭越皺越緊:“不如,頓時脫手,將他抓起來!不能讓他再寫下去。”

杜預作的詩,又達到了鳴州境地,四週數個州都聽得清清楚楚,振聾發聵,難保不會落入南宋天子趙構的耳中。

每一座寺廟,建立以後,又要多少香火扶養?多少人削髮?多少扶養之人?多少家庭為之獻出真金白銀?

“秀才啊,快跑吧。”

法海卻哈哈大笑起來。

小小臨安城,五百多座寺院,煙雨江南,多少樓台,不能為布衣百姓遮風避雨,卻用來給泥塑木雕作為神殿,裝潢之用。

“你還真敢說啊?大宋天子佞佛,大興土木,製作梵刹,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竟然敢諷刺他?”

如此景象,呈現在臨安各處。

入石三分!

金山寺固然在大宋職位高貴,被封為護國寺,但貧乏有分量的好詩坐鎮,老是貧乏一點神韻。

一個秀才,竟然能題詩成龍?震驚六合?

“嗬嗬,無妨,讓他寫!”

法海捏著拳頭,咯嘣作響,嗬嗬一笑:“我佛慈悲,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總要讓人家說話嘛。這點容人之量還冇?”

徐士林看著如狼似虎,撲上來的武僧和衙役,倉猝對杜預道:“杜兄,快走!”

“端方?”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現在,杜預卻寫出了“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等名句,豈不是給金山寺錦上添花?讓金山寺更加光輝、申明遠播?

金碧光輝的寶塔,隨即轟然傾圮。

人冇到,鷹爪功先至!

他笑了半晌,終究收斂笑容,冷冷道:“小賊,我不曉得你從那裡來的膽量和自傲,竟然敢闖我金山寺,還敢在我寺廟廟門題甚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類反佛詩?本座本日讓你曉得曉得,佛門除魔金剛,是多麼逆天力量?”

杜預謄寫的一個字,如同一道金龍轟然砸中寶塔。

他畢竟是讀書人,兩榜進士,天然能感遭到杜預身上與眾分歧、卓爾不凡、矯矯不群、矗立獨行,與任何他打仗過的讀書人都截然分歧。

一座足足十八層的宏偉佛塔,高矗立立在臨安的西湖旁。這座佛塔身上塗滿了金漆,哪怕在煙雨中也熠熠生輝,如同靈山傳說中的極樂寶塔。

如果被趙構聽到,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寫詩,痛罵趙構昏庸、治國無能、佞佛求長生,隻怕天子會氣得發瘋,拿他這臨安知府出氣。

十四個字,化為十四條金龍,聲聲龍吟,飛昇上天!

杜預筆劃如龍,栩栩如生,雄奇魁偉而竄改多端!

墨守陳規、抱殘守缺的大宋讀書人,底子冇有杜預身上這類沖天的自傲,發自骨子裡的飛揚,與生俱來的詩仙氣。

讀書人隻會吟風弄月、悲春傷秋、滿腹牢騷。

昔日到處是捲菸環繞的通俗的寺廟,現在亭台樓閣都滄桑聳峙在昏黃的煙雨當中。

“他,這是要乾嗎?”

要曉得,每一座梵刹,都要有大雄寶殿、鐘樓鼓樓、亭台樓閣、浮圖寶塔,都要耗損大量的民脂民膏、百姓心血,都要大興土木、撻伐勞役,讓老百姓流血流汗又墮淚、流浪失所、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