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相見[第1頁/共3頁]
“那朕換句話問,”他道:“你感覺他們不該死嗎?”
“祭酒冇聽清楚麼?”鐘意略微舉高了聲音,笑著反覆:“我說,老而不死是為賊。”
天子哼道:“朕客歲過壽,問你要你都不給,倒捨得給彆人。”
……
……
時下佛道流行,女兒又非巧舌令色之輩,崔氏倒不思疑,心中憂心丈夫,卻還是暖和笑道:“阿意有福分,連菩薩都情願入你的夢。”
“昔年薛延陀曾進獻白鸚鵡,陛下以其離鄉甚遠,心中憫之,令放還山林,”鐘意道:“本日夙儒進言,是為天下計,即便語有失禮,亦不至死,更不該以逆賊之名誅殺。”
天子又是久久未曾作聲,直到瞥見太極殿的宮門,方纔道:“朕傳聞,你把朱騅贈與懷安居士了?”
天子冷酷道:“說到底,你還是感覺朕做錯了。”
“原是想來找本書的,”李政跟上去,笑道:“厥後見父皇起火,不敢入內。”
“胡說八道,”天子笑罵:“另有你怕的事情?”
天子聽她說完,麵色微有和緩,寒氣卻未退:“居士,你在避重就輕。”
鐘意麵色不改,道:“望請陛下三思。”
玄武門之變殺兄殺弟,過後逼迫父親退位,這都是難以消弭的汙點,無需先人評說,當世便有人詬病,但是天子挑選了最為精確,也最為開闊的處理體例。
李政但笑不語。
鐘意行禮道:“但隨本心罷了,當不起諸位謬讚。”
孔穎達亦道:“居士所言甚是,望請陛下三思。”
“冇事了,”鐘老夫人淺笑著說:“都把心放回肚子裡吧。”
鐘意這一代有七個孩子,六男一女,每房各占二子,非常均衡。
“不是,”李政含混其辭:“但也差未幾。”
“我曾聽父親說過一件事。”鐘意道:“陛下初登大寶時,曾經扣問臣工,如何辯白忠奸。有人進言說,請陛下佯裝發怒,敢切諫者為忠,恭維者為奸,陛下還記得,當時您是如何答覆的嗎?”
“陛命令奴婢來帶句話,”刑光向她施禮,道:“再請居士往太極殿去。”
刑光道:“陛下說,自古帝王,能納諫者固難矣。朕夙興夜寐,恨不能仰及前人。方纔責居士、穎達,甚為悔之。卿等勿以此而不進直言也。”
孔穎達有些心焦,開口道:“陛下,臣覺得居士方纔所言大善,應……”
天子尤且未覺,揚聲笑道:“毫不懺悔。”
天子作色道:“猖獗!”
孔穎達倏然汗下,兩股戰戰,倉猝跪地,口中稱罪。
說到此處,他停下腳步,歎道:“方纔是朕氣急,說的過了。”
話已出口,如何還能迴轉,鐘意做不出自打嘴巴的事,對峙道:“揚州夙儒七人,願保繁華,何必造反。現在大戮所加,已不成追,而名之逆賊,含憤地府。長此以往,天下義夫節士,畏禍伏身,誰肯與陛下共治?”
那幾人避開,不肯回禮:“居士如此,便要折煞我們了。”
鐘意手中書不過翻了一半,便見校書郎引著內侍總管刑光前來,心中驚奇,卻還是笑道:“總管有何事?”
龍朔四年, 朝臣因陛下身患氣病, 以隆暑未退,宮中卑濕為由, 請宮中建閣, 以供陛下居之,陛下卻因糜費很多辭之, 又言‘昔漢文帝將起露台, 而惜十家之產。朕德不逮於漢帝,而所費過之,豈謂為民父母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