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鐘意 - 91.驚變
翻页 夜间

91.驚變[第1頁/共3頁]

他是個約莫二十五六歲的青年,麵龐溫雅,氣質馴良,含笑時令人有如沐東風之感:“姑姑邇來可好?哦,居士也在。”

鐘意領正四品正議大夫銜,品階原高於她,禮也受得,笑問一句:“尚宮是忙人,此行往那裡去?”

鐘意心如亂麻,勉強靜下心來,道:“這話原該我問纔是。”

太子寬和,仁善,從不會體罰宮人,朝中很有善名,就像何皇後一樣,固然態度對峙,但連她這個李政老婆,也說不出甚麼好話。

“你如何會在此地?”李政彷彿剛從宮宴上過來,麵上略有幾分薄醉,聲音也輕。

太上皇摔了杯子,自去找年青妃嬪歌舞作伴,太後卻氣的胸悶,叫了幾個後輩入宮相陪,跟本身說話,直到半夜方歇。

那人聞聲動靜,回過身來看她。

局勢到了這等境地,連益陽長公主這類闊彆朝堂的人,都能看出東宮已露頹態,太子的日子,想必也不好過吧。

鐘意宿世再醮秦王,何皇後也是她的婆母,當時候因太子之位,這對親兄弟早已勢同水火,何皇後對峙立儲以嫡長,太子無錯,不成輕廢,更偏向於皇太子睿,也曾為此怒斥秦王政。

“就他。”鐘意宿世冇見過他,但這並不能毛病到她對他的景仰。

祖母也在,鐘意或多或少鬆了口氣,正待問上幾句,便見尚宮林氏帶著一行宮人,自西側迴廊過來,遠遠瞧見她們,含笑停下,向她見禮:“居士安。”

目送他走遠,益陽長公主才道:“太子也是不輕易。”

原是李政返來了。

竇太後上了年紀,就喜好跟兒孫輩聚在一起,隻是隱太子與巢王諸子皆死,唯留歸德、和靜二位縣主,不免孤傲,天子倒有兒子,可她連他們老子都不稀得見,更彆說那些孫子了,至於太上皇其他的兒孫,乾脆就是眼不見心不煩。

益陽長公主曉得母親內心苦,並不遊移,跟鐘意各自換衣,上了馬車。

他生有一雙狹長鋒利的丹鳳眼,眼角上挑,天生便裹挾著淩人貴氣,唇畔略微帶幾分笑,總算看起來冇那麼冷厲,有了幾分輕緩意味。

……

獨一懲罰鐘意的一次,還是被李政氣得急了,才令她謄寫文經,但是不等鐘意寫完,第二日皇後便遣人至府,消了懲戒。

恰是這個看似膽小的人,麵對數萬敵軍麵不改色, 侃侃而談,臨死前叱罵不止,未露懼色,如許的膽識派頭,人間又有幾個?

宿世鐘意死的時候,太子已經被廢,李政入主東宮,她也做了太子妃。

何皇後脾氣和順,極有賢名,後宮前朝,從冇人說她好話。

這從菊花嬌貴, 專有幾個侍婢關照, 花朵烏黑,花心微黃,花瓣層層疊疊,雍容華貴,倒有些肖似牡丹。

“偏你眼尖,”益陽長公主語氣得意:“這是自皇後宮裡移植的,幾年下來,就活了這麼幾棵,我全挪出來了,不知她是否氣的嘔血。”

回到青檀觀,已經是戌時末,此時恰是十一月中,明月高懸,銀霜泠泠,人走在院子裡,連燈都不需提。

竇太後乃是鐘老夫人的胞姐,論及輩分,鐘意也該叫一聲姨祖母,小的時候,她也經常隨祖母和母親一道入宮見駕,隻是近年來宮中事情幾次,連崔氏都很少入宮,更彆說她了。

“秦王殿下押送東突厥可汗頡利歸京,”那內侍笑道:“陛下歡樂的緊,叫裡手宴,以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