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補位[第1頁/共2頁]
驃騎大將軍,一品國公,八十萬軍權,由蕭铖明接任。
“皇上三思!”王儉連臣子禮節也顧不得了,就衝到金鑾座前,烏青著臉對李赫大吼大呼。
朝臣們也聽出了味道,神采愈發玩味起來。這蕭铖明從客歲承辦曲江池賞荷會的事起,就是個不怕天不怕地,理是如何樣就敢如何說的諍臣。
且不說蕭家如何,但就是蕭铖明這一人,便將躍為國之棟梁,封疆大吏,是在朝中說半句話天下都要抖一抖的人物。這下王儉對他也得客客氣氣,對蕭家故意機的,也得衡量衡量他手中的百萬府軍。
天下之首,金錘鎮九州,不是諷刺他王家一家獨大,九州至尊,連天子都要蓋疇昔了麼?
蕭家是前朝遺臣中的異數。因為此族在李家起兵之初,當時家主就認定李為主,叛出陳朝歸降李家,二十餘年為李家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績。以是不但冇受“前朝重臣”的猜忌,反而功勞被記入淩煙閣,得李家世代承認。
冇想到李赫還是嘿嘿低笑,肩膀有些後怕地後縮,看著王儉的眼眸儘是奉迎:“愛卿說得對,愛卿說得對……”
這彷彿太不符他的性子。之前也不似如許。但好似從某一天起,就俄然變了心性,成了朝堂上的刺頭。
“皇上還真是閒情逸緻,上朝來擦東西的。尚方寶劍乃帝王佩劍,一劍出天下浮圖。可不是輕易握緊的,皇上莫再閃失了。”王儉一聲嘲笑,用心笑得很大聲,朝堂重新到尾都聽了明白。
“皇上!”王儉氣得神采發青,蹬蹬蹬直接衝到金鑾座前,毫不避諱地瞪視著李赫,“皇上這話是甚麼意義?蕭家於建國有功,那都是疇昔。現在我王家於治國有功,更重在當下……”
李赫卻淡淡地瞥了他半眼,彷彿底子冇認識到甚麼似的,朗聲續道:“驃騎大將軍一職由蕭铖明接任!加封蕭铖明一品忠國公爵!盧釗多數督銜由蕭铖明嫡子接任!蕭氏後輩凡是為官者,皆官升一等!女子有封誥者,俱賞珠寶百觚!以嘉獎蕭氏忠心,以天下各位榜樣!”
李赫手中的劍成心偶然的,俄然墜落在地,劍身砸在金磚地上,猝然的響聲驚王儉本能地話頭一斷。
一言出,四方驚。
合盧家的權與王家的勢,這不是警告天子,他王家將兼併兩家,如日中天麼?
哐噹一聲清響。
王儉也本能地被唬了跳,不覺後退兩步。但他頃決計識到本身的失態,不由又悔又怒,瞪大的瞳人出現了凜冽的寒光。
諸人這才夢醒般驚覺,固然皇權被架空,但帝王還是帝王。李赫向來昏庸脆弱,但不敢,不代表他不能。
蕭铖明前半句話說得冇錯,聽得盧寰愈發對勁,還暗道此人尚算見機,但是越到厥後,話雖還是好聽話,但意義卻越來越不對。
彷彿真是他昏庸無能,不務正業,上朝的時候忙著去擦劍灰。才拔出了這柄劍,才掉落了這柄劍,倒是很合適他慣來胡塗的模樣。
王儉心頭一涼。百官也瞳人一縮。
蕭铖明還是副畏畏縮縮的模樣,抹了把盜汗道:“回皇上的話……微臣覺得,王儉大人是接任驃騎大將軍的最好人選……畢竟……畢竟五姓中盧寰冇了,若再合盧家的權與王家的勢……這……這不但是今後五姓之首,也是天下之首……如有金錘鎮九州,泰山壓國運,必得舉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