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2)[第1頁/共3頁]
魏法秀之亂,事連蘭台禦史張求等百餘人,皆以反,法當族。尚書令王睿請誅首惡,宥其餘黨。乃詔:“應誅五族者,降為三族;三族者,門誅;門誅,止其身。”所免千餘人。
李烏奴數乘間出寇梁州,豫章王嶷遣中兵參軍王圖南,將益州兵從劍閣掩擊之;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發梁州兵屯白馬,與圖南覆背擊烏奴,大破之,烏奴走保武興。慧景,祖思之族人也。
宋升明中,遣使者殷靈誕、苟昭先如魏,聞上受禪,靈誕謂魏典客曰:“宋、魏通好,憂患是同。宋今滅亡,魏不相救,何用和親!”及劉昶犯境,靈誕請為昶司馬,不準。玄月,庚午,魏閱武於南郊,因宴群臣,置車僧朗於靈誕下,僧朗不肯就席,曰:“靈誕昔為宋使,今為齊民。乞魏主以禮見處。”靈誕遂與相忿詈。劉昶賂宋降人解奉君於會刺殺僧朗,魏人收奉君,誅之;厚送僧朗之喪,放靈誕等南歸。及世祖即位,昭先具以靈誕之語啟聞,靈誕坐下獄死。
冬,十月,王儉固請解選職,許之;加儉侍中,以太子詹事何戢領選。上以戢資重,欲加常待,褚淵曰:“聖旨每以蟬冕不宜過量。臣與王儉既已左珥,若複加戢,則八座遂有三貂;若帖以驍、遊,亦為很多。”乃以戢為吏部尚書,加驍騎將軍。
甲辰,以沙州刺史楊廣香為西秦州刺史,又以其子炅為武都太守。
戊午,魏封皇叔簡為齊郡王,猛為安豐王。
汝南太守常元真、龍驤將軍胡青苟降於魏。
建元三年辛酉,公元四八一年春,正月,封皇子鋒為江夏王。
戊午,皇太子穆妃裴氏卒。
十仲春,戊戌,以司空褚淵為司徒。淵入朝,以腰扇障日,征虜功曹劉祥從側過,曰:“作如上舉止,羞麵見人,扇障何益!”淵曰:“寒士不遜!”祥曰:“不能殺袁、劉,安得免寒士!”祥,穆之之孫也。祥好文學,而性韻剛疏,撰《宋書》,譏斥禪代;王儉密以聞,坐徙廣州而卒。
崔慧景遣長史裴叔保攻李烏奴於武興,為氐王楊文弘所敗。玄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魏人寇淮陽,圍軍主成買於甬城,上遣領軍將軍李安民為都督,與軍主周盤龍等救之。魏分緣淮大掠,江北民皆驚走,渡江,成買力戰而死。盤龍之子奉叔以二百人陷陳深切,魏以萬餘騎張擺佈翼圍之。或告盤龍雲“奉叔已冇”,盤龍馳馬奮槊,直突魏陳,所向披靡。奉叔已出,複入求盤龍。父子兩騎縈擾,魏數萬之眾莫敢當者;魏師遂敗,殺傷萬計。魏師退,李安民等引兵追之,戰於孫溪渚,又破之。
十一月,戊寅,丹陽尹王僧虔上言:“郡縣獄相承有上湯殺囚,名為救疾,實施冤暴。豈有死生大命,而潛製下邑!愚謂囚病必先刺郡,求職司與醫對共診驗,遠縣家人省視,然後處治。”上從之。
仲春,辛卯朔,魏大赦。
淮北四州民不樂屬魏,常思歸江南,上多遣間諜誘之。因而,徐州民桓標之、兗州民徐猛子等地點蜂起為寇盜,聚眾保伍固,推司馬朗之為主。魏遣淮陽王尉元、平南將軍薛虎子等討之。
魏劉昶以雨水方降,表請還師,魏人許之;丙午,遣車騎大將軍馮熙將兵迎之。
己卯,魏主南巡,司空苟頹留守;丁亥,魏主至中山。
晉、宋之際,荊州刺史多不領南蠻校尉,彆以重人居之。豫章王嶷為荊、湘二州刺史,領南蠻。嶷罷,更以侍中王奐為之,奐固辭,曰:“西土戎燼以後,痍毀難複。今複割撤太府,製置偏校,崇望不敷助強,語實交能相弊。且資力既分,職司增廣,眾勞務倍,案牘滋煩,竊覺得國計非允。”癸醜,罷南蠻校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