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2)[第3頁/共3頁]
東魏高嶽既失慕容紹宗等,誌氣懊喪,不敢複逼長社城。陳元康言於大將軍澄曰:“王自輔政以來,未有殊功。雖破侯景,本非外賊。今潁川垂陷,願王自發得功。”澄從之,戊寅,自將步騎十萬攻長社,親臨作堰。堰三決,澄怒,推負土者及囊並塞之。
癸未,侯景遣於子悅等將羸兵數百東略吳郡。新城戍主戴僧遬有精甲五千,說太守袁君正曰:“賊今乏食,台中所得,不支一旬。若閉關把守,立可餓死。”土豪陸映公等恐不能勝而資產被掠,皆勸君正迎之。君正素怯,載米及牛酒郊迎。子悅執君正,打劫財物、後代,東人皆立堡拒之。景又以任約為南道行台,鎮姑孰。
侯景之前臨江太守董紹先為江北行台,使齎上手敕,召南兗州刺史南康王會理。壬午,紹先至廣陵,眾不滿二百,皆積日饑疲。會理士馬甚盛,僚佐說會理曰:“景已陷京邑,欲先除諸藩,然後篡位。若四方回絕,立當潰敗,何如委全州之地以資寇手!不如殺紹先,出兵恪守,與魏連和,以待其變。”會理素懦,即以城授之。紹先既入,眾莫敢動。會理弟通理請先還建康,謂其姊曰:“事既如此,豈可闔家受斃!前程亦思立效,但未知天命如何耳。”紹先悉收廣陵文武部曲、鎧仗、金帛,遣會理單馬還建康。
辛巳,發高祖喪,升梓宮於太極殿。是日,太子即天子位,大赦。侯景出屯朝堂,分兵保衛。
魏詔:“太和中代人改姓者皆複其舊。”
上雖外為侯景所製,而內甚不平。景欲以宋子仙為司空,上曰:“調和陰陽,安用此物!”景又請以其黨二報酬便殿主帥,上不準。景不能強,心甚憚之。太子入,泣諫,上曰:“誰令汝來!若社稷有靈,猶當光複;如其不然,何事流涕!”景使其軍士入直省中,或驅驢馬,帶弓刀,出入宮廷,上怪而問之,直閤將軍周石珍對曰:“侯丞相甲士。”上大怒,叱石珍曰:“是侯景,何謂丞相!”擺佈皆懼。是後上所求多不遂誌,飲膳亦為所裁節,憂憤成疾。太子以季子大圜屬湘東王繹,並剪爪發以寄之。蒲月,丙辰,上臥淨居殿,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年八十六。景秘不發喪,遷殯於昭陽殿,迎太子於永福省,使如常入朝。王偉、陳慶皆侍太子,太子哭泣流涕,不敢泄聲,殿外文武皆莫之知。
夏,四月,湘東世子方等至江陵,湘東王繹始知台城不守,命於江陵四旁七裡樹木為柵,掘塹三重而守之。
西江督護陳霸先欲起兵討侯景,景令人誘廣州刺史元景仲,許奉覺得主,景仲由是附景,陰圖霸先。霸先知之,與成州刺史王懷明等集兵南海,馳檄以討景仲曰:“元景仲與賊合從,朝廷遣曲陽侯勃為刺史,軍已頓朝亭。”景仲所部聞之,皆棄景仲而散。秋,七月,甲寅,景仲縊於中間。霸先迎定州刺史蕭勃鎮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