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1)[第1頁/共5頁]
齊司空司馬子如自求封王,齊主怒,庚申,免子如官。
夏,四月,甲辰,魏葬文帝於永陵。
庚戌,魏文帝殂,太子欽立。
益州長史劉孝勝等勸武陵王紀稱帝,紀雖未許,而大造乘輿車服。
三月,丙午,齊襄城王渦卒。
侯景以王克為太師,宋子仙為太保,元羅為太傅,郭元建為太尉,支化仁為司徒,任約為司空,王偉為尚書左仆射,索超世為右仆射。景置三公官,動以十數,儀同尤多。以子仙、元建、化仁為佐命元功,偉、超世為謀主,於子悅、彭雋主擊斷,陳慶、呂季略、盧暉略、丁和等為虎倀。梁報酬景用者,則故將軍趙伯超,前製局監周石珍,內監嚴亶,邵陵王記室伏知命。自餘王克、元羅及侍中殷不害、太常周弘正等,景從人望,加以尊位,非腹心之任也。
壬辰,湘東王以長沙王韶為郢州刺史。
太宗簡文天子下
壬寅,約至赤亭。六月,甲辰,僧祐、法和縱兵擊之,約兵大潰,殺滅頂者甚眾,擒約送江陵。景聞之,乙巳,焚營宵遁。以丁和為郢州刺史,留宋子仙等,眾號二萬,戍郢城;彆將支化仁鎮魯山,範希榮行江州事,儀同三司任延和、晉州刺史夏侯威生守晉州。景與麾下兵數千,逆流而下。丁和以大石磕殺鮑泉及虞預,沈於黃鶴磯。任約至江陵,繹赦之。徐文盛坐怨望,下獄死。巴州刺史餘孝頃遣兄子僧重將兵救鄱陽,於慶退走。
丙寅,追尊昭明太子為昭明天子,豫章安王為安天子,金華敬妃為敬太皇太後,豫章太妃王氏為皇太後,妃張氏為皇後。以劉神茂為司空。
楊乾運進據平興,平興者,楊法琛所治也。法琛退保魚石洞,乾運焚平興而歸。
辛醜,王僧辯乘勝下湓城,陳霸先帥所部三萬人將會之,屯於巴丘。西軍乏食,霸先有糧五十萬石,分三十萬石以資之。八月,壬寅朔,王僧辯前軍襲於慶,慶棄郭默城走,範希榮亦棄尋陽城走。晉熙王僧振等起兵圍郡城,僧辯遣沙州刺史丁道貴助之,任延和等棄城走。湘東王繹命僧辯且頓尋陽以待諸軍之集。
景殺哀太子大器、尋陽王大心、西陽王大鈞、建平王大球、義安王大昕及貴爵在建康者二十餘人。太子神明端嶷,於景黨何嘗屈意,所親竊問之,太子曰:“賊若於事義,未須見殺,吾雖陵慢嗬叱,終不敢言。若見殺時至,雖一日百拜,亦無所益。”又曰:“殿下今居困阨,而神貌怡然,不貶常日,何也?”太子曰:“吾自度死日必在賊前,若諸叔能滅賊,賊必先見殺,然後就死。若其不然,賊亦殺我以取繁華,安能以必死之命為無益之愁乎!”及難,太子色彩穩定,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將以衣帶絞之,太子曰:“此不能見殺。”命取帳繩絞之而絕。
辛亥,齊主祀圜丘。
繹以王僧辯為征東將軍、尚書令,胡僧祐等皆進位號,使引兵東下。陸法和請還,既至,謂繹曰:“侯景天然平矣,蜀賊將至,請守險以待之。”乃引兵屯峽口。庚申,王僧辯至漢口,先攻魯山,擒支化仁送江陵。辛酉,攻郢州,克其羅城,斬首千級。宋子仙退據金城,僧辯四周起土山攻之。
景使丁和將兵五千守夏首,宋子仙將兵一萬為前驅,趣巴陵,分遣任約直指江陵,景帥大兵水步繼進。因而緣江戍邏,望風請服,景拓邏至於隱磯。僧辯乘城恪守,偃旗臥鼓,安如無人。壬戌,景眾濟江,遣輕騎至城下,問:“城內為誰?”答曰:“王領軍。”騎曰:“何不早降?”僧辯曰:“雄師但向荊州,此城自當非礙。”騎去,頃之,執王珣等至城下,使說其弟琳。琳曰:“兄受命討賊,不能死難,曾不內慚,翻欲賜誘!”取弓射之,珣慚而退。景肉薄百道攻城,城中鼓譟,矢石雨下。景士卒死者甚眾,乃退。僧辯遣輕兵出戰,凡十餘返,皆捷。景被甲在城下督戰,僧辯著綬、乘輿、奏鼓吹巡城,景望之,服其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