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1)[第1頁/共5頁]
夏,四月,己未,車駕還東都。
辛酉,太後命左金吾將軍丘神勣詣巴州,檢校故太子賢宅,以備外虞,實在風使殺之。神勣,行恭之子也。
夏,四月,開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滕王元嬰薨。
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蔚州,殺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將兵邀之於朝那山北,兵敗,為虜所擒。朝議欲廢豐州,遷其百姓於靈、夏。豐州司馬唐休瓃上言,覺得:“豐州阻河為固,居賊衝要,自秦、漢已來,列為郡縣,土宜耕牧。隋季喪亂,遷百姓於寧、慶二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疆。貞觀之末,募人實之,西北始安。今廢之則河邊之地複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度之利也!”乃止。
吐蕃犯境河源軍,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上以師德為比部員外郎、左驍衛郎將、河源軍經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辭也!”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為國子祭酒,罷政事。
阿史那車薄圍弓月城,安西都護王方翼引軍救之,破虜眾於伊麗水,斬首千餘級。俄而三姓咽麵與車薄合兵拒方翼,方翼與戰於熱海,流矢貫方翼臂,方翼以佩刀截之,擺佈不知。所將胡兵謀執方翼以應車薄,方翼知之,悉調集會,陽出軍資賜之,以次引出斬之,會大風,方翼振金鼓以亂其聲,誅七十餘人,其徒莫之覺。既而分遣裨將襲車薄、咽麵,大破之,擒其酋長三百人,西突厥遂平。閻懷旦等竟不可。方翼尋遷夏州都督,征入,議邊事。上見方翼衣有血漬,問之,方翼具對熱海苦戰之狀,上視瘡感喟;竟以廢後近屬,不得用而歸。
太子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改葬父母,使其舅氏遷舊墓;上聞之,怒曰:“義琰倚勢,乃陵其舅家,不成複知政事!”義琰聞之,不自安,以足疾乞骸骨。庚子,以義琰為銀青光祿大夫,致仕。
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朔州。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於乾隆,廟號高宗。
弘道元年癸未,公元六八三年春,正月,甲午朔,上行幸奉天宮。
光宅元年甲申,公元六八四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嗣聖,赦天下。
是歲,突厥餘黨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等調集亡散,據黑沙城反,犯境幷州及單於府之北境,殺嵐州刺史王德茂。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薛仁貴將兵擊元珍於雲州,虜問唐大將為誰,應之曰:“薛仁貴!”虜曰:吾聞仁貴流象州,死久矣,何故紿我!仁貴免冑示之麵,虜相顧失容,上馬列拜,稍稍引去。仁貴因奮擊,大破之,斬首萬餘級,捕虜二萬餘人。
行儉有知人之鑒,初為吏部侍郎,進步士王勮、鹹陽尉欒城蘇味道皆未著名。行儉一見,謂之曰:“二君後當相次常銓衡,仆有弱息,願覺得托。”是時勮弟勃與華陰楊炯、範陽盧照鄰、義烏駱賓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覺得必顯達。行儉曰:“士之致遠者,搶先器識而後才藝。勃等雖有文華,而暴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邪!楊子稍沈靜,應至令長;餘得令終幸矣。”既而勃渡海墮水,炯終究盈川令,照鄰惡疾不愈,赴水死,賓王反誅,勮、味道皆典選,如行儉言。行儉為將帥,所引偏裨如程務挺、張虔勖、王方翼、劉敬同、李多祚、黑齒常之,後多為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