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3)[第1頁/共3頁]
庚子,冀州刺史張建武等取趙州。
唐主性儉仆,常躡蒲屨,盥飄用鐵盎,暑則寢於青葛帷,擺佈使令惟老醜宮人,服飾大略。死國事者雖士卒皆給祿三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稅,官方稱其平允。自是江、淮調兵興役及它賦斂,皆以稅錢為率,至今用之。唐主勤於聽政,以夜繼晝,還自江都,不複宴樂;頗傷躁急,內侍王紹顏上書,覺得“今春以來,群臣開罪者眾,中外疑懼。”唐主手詔釋其以是然,令紹顏告諭中外。
帝憂安重榮放肆,己巳,以劉知遠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複以遼、沁隸河東;以北京留守李德珫為鄴都留守。知遠微時,為晉陽李氏贅婿,嘗牧馬,犯僧田,僧執而笞之。知遠至晉陽,首召其僧,命之坐,慰諭贈遺,眾心大悅。
八月,戊子朔,以開封尹鄭王重貴為東京留守。
十仲春,丙戌朔,徙鄭王重貴為齊王,充鄴都留守;以李德珫為東都留守。
辛酉,滑州言河決。
漢主寢疾,有胡僧謂漢主名龔倒黴;漢主自造“”字名之,義取“飛龍在天”,讀若儼。
閩主曦即天子位。王延政自稱兵馬元帥。閩同平章事李敏卒。
壬辰,帝發大梁。己亥,至鄴都。壬寅,大赦。帝以詔諭安重榮曰:“爾身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難,棄君與親。吾因契丹得天下,爾因吾致繁華,吾不敢忘德,爾乃忘之,何邪?今吾以天下臣之,爾欲以一鎮抗之,不亦難乎!宜審思之,無取悔怨!”重榮得詔愈驕,聞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有異誌,陰遣使與之通謀。
安重榮聞安從進舉兵反,謀遂決,大集境內饑民,眾至數萬,南向鄴都,聲言不朝。初,重榮與深州人趙彥之俱為散批示使,相得歡甚。重榮鎮成德,彥之自關西歸之,重榮報酬甚厚,使彥之招募黨眾;然心實忌之,及舉兵,止用為排陳使,彥之恨之。帝聞重榮反,壬辰,遣護聖等馬步三十九批示擊之。以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招討使,安國節度使馬全節副之,前永清節度使王周為馬步都虞候。
唐主自以擅權取吳,尤忌宰相權重,以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建勳在朝歲久,欲罷之。會建勳上疏言事,意其留中,既而唐主下有司實施。建勳自知事挾愛憎,密取所奏改之;秋,七月,戊辰,罷建勳歸私第。
戊戌,杜重威與安重榮遇於宗城西南,重榮為偃月陳,官軍再擊之,不動;重威懼,欲退。批示使宛丘王重胤曰:“兵家忌退。鎮之精兵儘在中軍,請公分銳士擊其擺佈翼,重胤為公以契丹直衝此中軍,彼必狼狽。”重威從之。鎮人陳稍卻,趙彥之卷旗策馬來降。彥之以銀飾鎧冑及鞍勒,官軍殺而分之。重榮聞彥之叛,大懼,退匿於輜重中,官軍從而乘之,鎮人大潰,斬首萬五千級。重榮收餘眾,走保宗城,官軍打擊,夜分,拔之。重榮以十餘騎走還鎮州,嬰城自守。會天寒,鎮人戰及凍死者二萬餘人。契丹聞重榮反,乃聽楊彥詢還。
安從進遣其弟從貴將兵逆均州刺史蔡行遇,焦繼勳邀擊,敗之,獲從貴,斷其足而歸之。
閩主曦自稱大閩皇,領威武節度使,與王延政治兵相攻,互有勝負,福、建之間,暴骨如莽。鎮武節度判官晉江潘承祐屢請停戰修好,延政不從。閩主使者至,延政大陳甲卒以示之,對使者語甚悖慢;承祐長跪切諫,延政怒,顧擺佈曰:“判官之肉可食乎!”承祐不顧,聲色愈厲,閩主曦惡泉州刺史王繼嚴得眾心,罷歸,毒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