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資治通鑒 - 第784章 (1)

第784章 (1)[第1頁/共5頁]

後漢紀四(上章閹茂,一年)

甲申,郭威行北邊還。福州人或詣建州告唐永安留後查文徽,雲吳越兵已棄城去,請文徽為帥。文徽信之,遣劍州刺史陳誨將水軍下閩江,文徽自以步騎繼之。會大雨,水漲,誨一夕行七百裡,至城下,敗福州兵,執其將馬先進等。庚寅,文徽至福州,吳越知威武軍吳程詐遣數百人出迎。誨曰:“閩人多詐,未可托也,宜立寨徐圖。”文徽曰:“疑則變生,不若乘機據其城。”因引兵徑進。誨整眾鳴鼓,止於江湄。文徽不為備,程勒兵反擊之,唐兵大敗。文徽墮馬,為福人所執,士卒死者萬人。誨全軍歸劍州。程送文徽於錢唐,吳越王弘俶獻於五廟而釋之。

隱天子下

詔侍衛步軍都批示使、寧江節度使王殷將兵屯澶州以備契丹。殷,瀛州人也。

蒲月,己亥,以府州蕃漢馬步都批示使折德扆為本州團練使。德扆,從阮之子也。

閏月,宮中數有怪。癸巳,大風雨,髮屋拔木,吹鄭門扉起,十餘步而落。震死者六七人,水深高山尺餘。帝召司天監趙延乿,問以禳祈之術,對曰:“臣之業在天文光陰,禳祈非所習也。然王者欲弭災異,莫如修德。”延乿歸,帝遣中使問:“如何為修德?”延乿對:“請讀《貞觀政要》而法之。”

朝廷以契丹近犯境,橫行河北,諸藩鎮各自守,無抜禦之者,議以郭威鎮鄴都,使督諸將以備契丹。史弘肇欲威仍領樞密使,蘇逢吉覺得故事無之,弘肇曰:“領樞密使則能夠便宜處置,諸軍畏服,號令行矣。”帝卒從弘肇議。弘肇怨逢吉貳言,逢吉曰:“以內製外,順也;今反以外製內,其可乎!”壬午,製以威為鄴都留守、天雄節度使,樞密使仍舊。仍詔河北,兵甲錢穀,但見郭威文書立皆稟應。明日,朝貴會飲於竇貞固之第,弘肇舉大觴屬威,厲聲曰:“昨日廷議,一何同異!本日為弟飲之。”逢吉與楊邠亦舉觴曰:“是國度之事,何足介懷!”弘肇又厲聲曰:“安寧國度,在長槍大劍,安用毛錐!”王章曰:“無毛錐,則財賦何從可出?”自是,將相始有隙。

秋,七月,唐歸馬先進即是吳越以易查文徽。

丙寅,遣使詣河中、鳳翔收瘞戰死及餓殍遺骸,時有僧已聚二十萬矣。

丙午,以皇弟山南西道節度使承勳為開封尹,加兼中書令,實未出閣。

甲午,吳越丞相、昭化節度使、同平章事杜建徽卒。

辛醜,敕:“防備、團練使,自非軍期,無得專奏事,皆先申察看使考慮以聞。”

壬辰,以左監門衛將軍郭榮為貴州刺史、天雄牙內都批示使。榮本姓柴,父守禮,郭威之妻兄也,威未有子時養覺得子。

庚子,郭威告彆,言於帝曰:“太後從先帝久,多曆天下事,陛下富於春秋,有事件稟其教而行之。靠近奸佞,放遠讒邪,善惡之間,所宜明審。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皆先帝舊臣,儘忠徇國,願陛下推心任之,必無敗失。至於疆場之事,臣願竭其愚駑,庶不負差遣。”帝斂容謝之。威至鄴都,以河北困弊,戒邊將謹守疆場,嚴守備,無得出侵掠,契丹犯境,則堅壁清野以待之。

密州刺史王萬敢請益兵以攻唐。詔之前沂州刺史郭瓊為東路行營都擺設,帥禁軍及齊州兵赴之。

乾祐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春,正月,丁未,加鳳翔節度使趙暉兼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