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傅安(二)[第1頁/共2頁]
“陛下,二位大人,”傅安謹慎翼翼的說道:“大明雖為當世第一強國,不管地盤人丁都為當世第一,但天下地盤數萬裡,大明不過占了十之一二,即便算上扶桑、朝鮮、暹羅、蒙古等臣服大明之國度,也不過是十之三四。”
“可他攻打安納托利亞使得另一強國不滿。這一國名為奧斯曼國,臣在自述中已寫到,位於安那托利亞西部,國力強大。該國以後二年與帖木兒爭奪安納托利亞東部,幾次交兵,直至建業四年被打敗,其國國主也戰死。以後帖木兒將奧斯曼國一分為四,令其四個兒孫各占一部,分而治之。以後帖木兒帶兵返回撒馬爾罕城。”
“多謝陛下恩情。”傅安將三跪九叩大禮行完後站起來講道。
“啟稟陛下,洪武二十九年,帖木兒派出使者帶領臣在其國腹心之地,大明稱為西域但其海內稱為中亞的處所旅遊。陛下,西方人將天下上的地盤分為三大洲,亞洲、歐洲與非洲,此中亞洲就是包含大明、印度、天方等在內的大片地盤,歐洲就是全部大陸最西方的一塊麪積與大明加上蒙古、西番差未幾的地盤,非洲既是被大海與亞洲、歐洲隔開,僅東北麵有一小塊地盤與天方相連之土。此中帖木兒統轄的腹心之地既是亞洲的中間,以是被稱為中亞。”
“謝陛下恩情。”
“陛下謬讚了。”傅安躬身說道:“臣乃是先帝汲引之官員,受陛下恩德,豈會投奔西方的蠻夷。”
“傅愛卿請起。”允熥合上手中的書,笑著說道。
傅安持續先容道:“中亞之地,當年成吉思汗西征之時曾大肆搏鬥,如同在金國普通,是以其地人丁希少,至今尚未規複蒙前人搏鬥之前的人丁。也因蒙前人的殛斃導致很多冊本、高深的技藝失傳,誠為可惜。”
“以後二年洪武三十一年帖木兒南下撻伐印度,攜臣行之。此時印度被一名為德裡的國度統治大半。這一國國君本來不是印度人,而是從阿富汗疇昔的阿富汗人,信奉天方教,而印度人大多信奉婆羅門教,是以教派牴觸極其嚴峻,其國的統治本就不穩。帖木兒南下打擊輕而易舉就打敗其國,並且一度占有其國的都城德裡城。”
“哈哈,天下如此之大,當年鐵木真的孫子拔都曾經西征至極西之地,約莫就是你口中的歐洲,因窩闊台病逝帶兵從歐洲騎馬奔馳返迴斡難河邊,即便馬不斷蹄日行百裡,也花了半年時候才返回,可見天下之廣寬。”允熥笑道。
“西方有這麼大麼?”聽完了傅安的先容,陳繼與徐暉祖異口同聲的說道。他們耐久以來秉承中華傳統的看法,感覺大明為天下的中間,西方的麵積該當很小纔對。可傅安的答覆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洪武三十年前後,全部中亞約莫有一千餘萬人,根基都在帖木兒治下,臣一起觀之,倒還稱得上安居樂業。”
“其國北部有兩國,一名白帳汗國,一名藍帳汗國,俱是成吉思汗先人建立的國度,當年曾非常強大,但當今已經陵夷,被迫向稱臣進貢。但他們心中仍不平氣,此次帖木兒兵敗身故,約莫會背叛。”
聽到傅安對於西方地理名詞的先容,允熥皺了皺眉,但冇說甚麼。
“是,陛下。臣跟從帖木兒派出之人與他本身在西方遍曆數萬裡,旅遊數十國。”傅安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