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衣裳[第2頁/共3頁]
熱力學溫標是不依靠任何詳細測溫物質及其測溫屬性的溫標,當然是最抱負的溫標。但是,我們冇法製造出可逆熱機,因此冇法測出可逆熱機從高溫熱源接收的熱量與向高溫熱源放出熱量之比。但是當實際上證瞭然,選用開爾文標度法,按熱力學溫標測定的溫度與按抱負氣體溫標測定的溫度不異時,便能夠用抱負氣體溫標來實現熱力學溫標。
1華氏溫標
由攝爾修斯(Celsius 1710──1744瑞典)於1742年景立。最後,他將水的冰點定為0°C;水的沸點定為99.974°C,厥後他接管了瑞典科學家林列的建議,把兩個溫度點的數值對調了過來。(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對攝氏溫標作了新的定義,規定它由熱力學溫標導出。攝氏溫度(標記t)的定義為t/°C=T/K-273.15。)
4開氏溫標
抱負氣體溫標的建立,幾近統統淺顯物理課本中都有詳細先容,故在此不再贅述。
1經曆溫標
標準分彆的分歧溫標一起並列起來,這就輕易令人分不清溫標究竟有幾種;各種溫標的辨彆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是甚麼。
按標度法
由開爾文(Lord Kelvin 1824──1907英國)於1848年景立。1954年國際計量大會規定水的三相點的溫度為273.16 K。(這個數值的規定有其汗青的啟事i)為了使開爾文溫標每一度的溫度間隔與早已建立並廣為利用的攝氏標度法每一度的間隔相稱;ii)按抱負氣體溫標,通過嘗試並外推得出抱負氣體的熱收縮率為1/273.15。由此肯定-273.15°C為絕對溫度的零度,而冰點的絕對溫度為273.15 K;iii)將標準溫度點由水的冰點改成水的三相點(相差0.01°C)時,按抱負氣體溫標肯定的水的三相點的溫度就肯定為273.16 K。)
但是,因為由抱負氣體溫標測溫法度繁複,極不便利快速,並有必然的合用範圍。國際計量大會曾多次開會會商製定國際合用溫標,以便能簡樸、便利、精確地測量溫度。1927年製定了第一個國際合用溫標(ITS──27)。今後跟著科學技術不竭生長經1948、1960、1990年曆次國際計量大會的訂正,使國際合用溫標日臻完美。國際合用溫標的根基思惟是:將溫度範圍分紅幾個地區,每個地區采取操縱起來較為簡練的溫度計。但它們的刻度均以熱力學溫標逼近,即在分歧的溫區有分歧的標準公式。如許,在溫度計上的刻度不必然是均勻的,但測出的溫度卻儘能夠靠近熱力學溫度。和談性溫標隨科學技術程度的進步不竭改進,以便縮小國際合用溫標與熱力學溫標之間的差異。比方更切確地測定標準溫度點的溫度;修改內插公式;改進基準溫度計等。
現將各種溫標分類先容以下:
我們在此也不再重述熱力學溫標建立的過程。眾所周知,在熱力學溫標中,熱量Q起著測溫參量的感化,但是比值Q1/Q2(Q1為可逆機從高溫熱源接收的熱量;Q2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