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厲害[第1頁/共2頁]
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劉禪就如許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
安度餘生
大赦天下,變動年號。立皇子劉璿為皇太子,皇子劉瑤為安寧王。十一月,大將軍蔣琬率軍出成都進駐漢中。[9]延熙二年(239年)三月,劉禪下詔,升蔣琬為大司馬,開府治事。[10]
建興十三年(235年)正月,中智囊楊儀被貶為百姓並遷住漢嘉郡。夏四月,升蔣琬為大將軍。建興十四年(236年)四月,劉禪前去湔縣登臨觀阪,旁觀汶水水流,十天後返歸成都。[7]同年,武都氐王苻健要求投降蜀漢,劉禪調派大將軍蔣琬及張尉前去策應,但是到了商定的時候卻不見苻健前來,蔣琬對此非常擔憂。張嶷估計說:“苻健要求歸降很樸拙,必然不會產生甚麼竄改,平時傳聞苻健的弟弟很狡猾,並且胡人不成能一起來歸附,恐怕有叛變的環境,以是滯留在半路上。”幾天後,苻健弟弟公然帶四百戶人眾投奔魏國,隻要苻健前來歸順,劉禪將他們全數遷往廣都居住。[8]
建興二年(224年)春,努力生長農業出產,停止交戰讓百姓療攝生息。
劉禪
景耀元年(258年),鎮軍將軍陳祗病死,寺人黃皓開端乾預政事。[15]景耀五年(262年),薑維見黃皓肆無顧忌的擅攝朝政,啟奏劉禪將其正法,但劉禪分歧意,說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消太在乎。劉禪命黃皓向薑維賠罪,但薑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恐怕會對本身倒黴,右將軍閻宇又結合一些人籌算廢掉薑維。薑維對此感到非常驚駭,因而要求到遝中屯田,不敢回成都。[16]
司馬昭: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薑維邪?
延熙三年(240年),越雋郡本地夷人反叛,劉禪調派張嶷前去安定兵變,並對越雋郡停止開辟,打通越雋郡與成都之間的門路。延熙五年(242年),大司馬蔣琬大造舟船,籌辦沿漢水、沔水東下,攻取上庸等東三郡。劉禪調集朝中大臣對此事停止商討,朝議覺得,水路出兵固然輕易,但如果失利不輕易撤退。因而,劉禪調派尚書令費禕、中監軍薑維前去漢中對蔣琬停止勸說。蔣琬與費禕、薑維商討後以為羌胡民氣存漢室,能夠與其保持,因而又給劉禪上書。[11]此次劉禪同意了蔣琬的觀點,就調派安南將軍馬忠前去漢中傳聖旨,封薑維為涼州刺史,賣力保持羌胡的事情。馬忠回超後,劉禪拜馬忠為鎮南大將軍。[12]延熙八年(245年)八月,皇太後吳氏病逝,劉禪將皇太後合葬於先帝惠陵。[13]
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劉禪立前皇後之妹張氏為皇後。
同年夏,魏司馬昭調派鐘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肆伐蜀,劉禪因而調派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去拒敵。薑維率眾將鐘會十餘萬雄師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劉禪與群臣商討後決定調派諸葛瞻領兵於涪拒敵,固然一開端諸葛瞻擊破了鄧艾軍的前鋒,但諸葛瞻不聽黃崇的奉勸占有險要,最後戰死綿竹。[18]
泰始七年(271年),劉禪歸天,晉朝廷諡劉禪為思公。[23]
劉禪
建興三年(225年)三月,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邊四郡,四郡都被安定,因而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十仲春諸葛亮班師回成都。從建興六年(228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多次北伐與曹魏交兵,兩邊互有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