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借道[第1頁/共3頁]
冇有人試圖禁止他,因為韓世忠代表的是大焱的主帥蘇牧,而他此行的目標,是要見蕭德妃!
韓世忠並冇有打白旗,他穿戴本身的戰甲,背後是頂風獵獵的角旗,在風沙當中穿越了遼人的重重防地,來到了上都城下。
她不是劉延慶或者王稟,她對蘇牧有著充足的體味,她曉得蘇牧毫不成能無的放矢,更不成能自尋死路,但她又不能對蘇牧放鬆警戒。
他並非要攻打契丹,也不想占據上京,他隻是想借道!
他們從蕭德妃那凝重的神采來猜測,想著是否要將韓世忠斬首,而後將人頭丟還給大焱人,而後拉開這場攻防戰的序幕。
守將們已經做好了死守的籌辦,但是大焱的軍隊卻並冇有策動,林立的旗號,雄渾的雄師,讓人壓抑到頂點的氛圍,便如同漢人的文士常說的,黑雲壓城城欲摧那種感受。
蕭德妃如何都想不到,蘇牧竟然會領兵北上,現在大焱三麵受敵,若策動大戰,對於大焱無疑雪上加霜。
既然隱宗和蒙古部族以借道為由,讓蕭德妃撕毀了盟約,蕭德妃也恰是不想成為兩邊的炮灰和前鋒小卒,才承諾了隱宗和蒙古部族的要求。
或許很多人會嘲笑蕭德妃是婦人之仁,調侃她畢竟是個女流,在蘇牧冇有發怒之前,笨拙地撕毀盟約,現在招惹了蘇牧,使得蘇牧揮師抨擊了,又嚇得魂不附體,隻能采納龜縮戰術。
蕭德妃明顯對耶律淳的表示已經習覺得常,她將手劄翻開,先粗粗掃了一遍,而後又細細看了幾遍,麵色卻更加凝重起來。
以是她並冇有對韓世忠產生太大的顧忌,她乃至有些火急,想曉得蘇牧為何會在如許的機會,派來韓世忠充當使者。
可如此後遼不再是阿誰天下雄主,不再是邊境最大,人丁最多,聲望最高的阿誰大遼帝國,他們隻能龜縮在上都城內,便是烏古烈敵等部族,都在蠢蠢欲動。
那麼現在,蘇牧提出了一樣的要求,她蕭德妃又該做出多麼挑選?
在這一點上,契丹和黨項的女人,確切要比大焱要強。
對於契丹人而言,大焱使者並不是甚麼奇怪的物種,這幾十年來,兩國之間的使者不竭來往,大焱使節團在上京和中京出出入入也不是甚麼新奇的事情。
並且這二十萬人已經是後遼最後的家底,還是東拚西湊出來的,蘇牧的北伐軍卻締造了不敗的神話,乃至在對抗女真人的戰役當中都冇有得勝,他們的風頭正勁,此時的大焱軍隊不管是軍心士氣還是戰役力,都是最頂峰的時候。
他們不得不警戒,比擬之下,他們甘願信賴韓世忠來當使者是為了趁機刺殺蕭德妃,而不是為了兩邊的和談。
在這一方麵,守將們可就冇有蕭德妃考慮得全麵了。
不但如此,他們還主動將防地一再收縮,便是標兵也不敢放出去太遠。
固然耶律淳昏庸無能,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花架子,很多領主乃至重臣都想過要取而代之,但蕭德妃絕對不是無能之人,也恰是因為有蕭德妃支撐著,後遼才保持著奧妙的均衡,一向穩定到了現在。
但他們並冇有看錯韓世忠,這位大焱虎將回絕以如許的體例進城,他是大焱的使者,而不是逃兵,不是細作,更不是俘虜,他的出使是正式的,是光亮正大的,即便隻要一小我,他也是大焱軍方的使者,又豈能通過如許的體例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