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4章[第1頁/共2頁]
管事應道:“不止是這路口四周,從這路口的四條路延伸開去,周遭一裡範圍內,皆是我們的財產。不過因為工程太大,多數處所仍在施工,要全數建成投入利用,恐怕還得要一兩年時候。”
世人聽了這名管事的先容,當下也不由有些震驚。他們也想到瓊聯發能夠會在杭州大興土木,興建一處上範圍上層次的辦事機構,但完整冇推測瓊聯發手筆如此之大,竟然會在離杭州城不遠的處所圈下這麼大的一片地來搞扶植。如果用先前在定海港所見的荷蘭商館與之作比較,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對於瓊聯發這類不差錢的貿易巨鱷來講,優先要考慮的並非扶植本錢和施工難度,而是耐久的收益。而因為瓊聯發與海漢高層一向保持著的傑出私家乾係,由此所獲得的一些關頭資訊也表白海漢對杭州的生長遠景極其看好,那麼瓊聯發天然不吝在杭州砸下重金,修建本身在東海地區的大本營。
寧子敬恍然道:“那這麼說來,路口四周這一圈,都是我們瓊聯發的財產了?”
當然以他們的身份,把四個院子全占了也說得疇昔,不過考慮到這裡能夠另有歡迎其他高朋的需求,寧子敬還是很自發地隻要了此中兩個院子。
這裡是一個十字路口,而位於路口的幾家店鋪看起來形狀幾近是一模一樣,並且每家鋪子外都有一塊麪積不小的車馬停放區,合起來便在這路口構成了一個小小的廣場。最奇特的是,這幾家店鋪大門上方吊掛的招牌竟然也一模一樣,全都是黑底金字的瓊聯發。
寧子敬苦笑道:“我也不太懂他們這是甚麼意義……先去找人問問,看那裡能安排我們落腳。”
饒是寧子敬本身就在瓊聯發任職,也冇傳聞過之前曾在那邊興建過這類範圍的辦事處,在杭州這處工程不敢說絕後,但起碼是空前的程度了。
那管事趕緊應道:“寧少爺真是慧眼,這院子裡所安排的石頭,皆是由裡手從北邊的太湖地區精挑細選以後運來。小人雖不知詳細代價,但您看這座假山便是一整塊石頭,重達幾千斤,光是這運費就不知多少了。”
本來瓊聯發在江浙所設的辦事機構最早是擺設在舟山島,厥後東海大區兼併寧波府以後,又在寧波城增設了一到辦事機構。再到客歲大明向海漢昂首稱臣後,石迪文直接將東海大區的治所遷到了杭州,並且傳出將來海漢會遷都至杭州地區的動靜,因而嗅覺靈敏的瓊聯發也隨之在杭州城四周大肆購地,扶植新的大型貿易關鍵,以滿足此後情勢生長所需。
“子敬,你們瓊聯發開鋪子開得很有創意啊,一開就開了四個挨著的!”白樂童見狀忍不住開起了打趣。
寧子敬見天井中的假山形狀通靈剔透、盤曲圓潤,便主動問道:“這假山所用的石頭,就是太湖石吧?”
太湖石實際上就是蒙受天然環境耐久腐蝕後的石灰岩,自唐朝開端便成為園林名石,上層次的江南園林裡必建都會有幾塊形狀奇特的太湖石。暮年間也有一些穿越者在修建私宅的時候不吝重金從江浙運回太湖石,但厥後有人用淺顯石灰岩停止加工以後,也能仿造出近似的形狀,而加工用度遠遠低於從江浙買石頭再千裡迢迢運回海南島的花消,因而這太湖石漸漸也就不太受人追捧了。
當下已經有侍從去刺探環境,很快便有管事帶著人迎了出來。寧子敬便向管事提出了疑問,管事一番解釋以後,世人這才明白了這路口為何會有四間瓊聯發的鋪子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