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馬隊[第1頁/共4頁]
炮戰持續10分鐘,在綠營軍陣中引發一陣陣騷動。
炮連中的步兵分離,一部分幫忙炮兵搬運彈藥,一部分在炮兵陣地核心持槍鑒戒。
韃靼人仍有部分火炮向步兵橫隊開仗,連綿1千米的戰線,偶爾會有射中,在戰線上翻開缺口,帶走幾名流兵。
軍官們舉起望遠鏡,察看落點。
阿密達剛到位就接到耿繼茂號令,決鬥關頭時候,他不敢怠慢,昂首倉促察看戰局。
東北叢林豐富,建州用柴炭治鐵,所造盔甲比多數明軍更精美。
財帛耀人眼,阿密達喉頭高低轉動。
“我說我籌辦了3萬兩銀子,想請副都統帶領我們統統的馬兵衝一衝夷人的大陣。”
阿密達戴上精鐵麵具。
在馬隊東南邊向,有兩座明軍器炮陣,四周有手持長槍鳥銃的步兵保護,一側還稀有百馬隊待機,阿密達不想硬闖。
徐定和皺著眉頭,刻毒地命令,“收緊隊形!”
一枚6磅炮彈飛進韃軍大多麵堡。
“我有300兄弟,3萬不敷,5萬!”
守序點點頭,“那來吧。”
“那開端吧。”
大隊韃靼馬隊吸引了聯軍戰線火線統統人的重視。
傳說中的禁旅八旗上陣,耿藩、綠營馬隊士氣猛地上了一個台階。新會城下耿藩大戰李定國,八旗鐵騎沖毀李定國的象陣,那場暢快淋漓的大勝彷彿就在他們麵前。
3個4磅炮排右轉90度,列成2門炮一排的炮兵縱隊。
2團拖後的阿誰營縱隊行軍以各連左標兵為軸半扭轉,彌補各連縱向間距,敏捷列成麵向西南邊韃靼馬隊的橫隊,庇護炮兵和左邊翼。
“冇有變動的來由。”
位於右翼重炮連的炮虎帳長命令:“炮兵放列!”
耿繼茂隻得扯著嗓子道:“副都統,那是夷人的操法,軍中的佛朗機和紅毛夷人說,在西歐也冇有純火銃的軍隊。”
元首衛隊設備藍紅色禮服和皮靴,上衣玄色袖標更是聯邦陸軍最精銳的軍隊才氣佩帶的標識。
近衛卡賓槍馬隊中隊的兩個連分擺佈,以馬隊連橫隊在兩翼展開,保護側翼。
“王爺。”
800米的間隔,對韃軍大多麵堡如許大的目標,練習中12磅炮射中率在40%至50%,6磅炮略低。
阿密達倉猝伸手撫摩坐騎的脖頸,讓愛馬平靜下來。
“啊?王爺,你說甚麼?”
一起打斷1根脖子,3條腿,1支手,最後把一輛兩輪推車打得粉碎。
營參謀給出讀數。
如果連中有榴彈炮,凡是是加農炮位於右邊,榴彈炮位於左邊,重炮連的榴彈炮這會被調出,不必在乎這個隊形規定了。
“各炮裝填實心彈。”
“間隔810米,表尺15。”
馬甲、步甲們一片喝彩,滿洲鐵騎征服中原,勝多負少,高山用騎致勝是八旗的軍事信心。
不必緩慢射,6磅炮以1分鐘1發的射速,12磅炮以3分鐘2發的射速,向敵軍開炮。
耿繼茂吼道,“甚麼事?”
“馬隊是聚散之兵,既然交給副都統,你本身做主。”
出隊見仗,朝廷自有封賞,阿密達對旗兵大爺們說的是外快。
朗格曼的望遠鏡跟著韃靼馬隊行列轉動,長出一口氣。
橫隊縱深淺,實心彈直射傷亡很低,但對兵士神經是極大的磨練,收緊隊形的殘暴號令在戰線上此起彼伏。